打开文本图片集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施的重点之一是教材和课堂教学改革。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和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带来了教材市场空前的繁荣。如果处理不好基础教育每个学段之间英语教材的衔接问题,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不利影响。2015年1月,广州地区初中学段英语教材全部改版完毕,全套更新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英语(牛津版)》 (Oxford English for Shanghai,以下简称OESH)。高中学段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以下简称NSEC)。2015年9月,OESH的第一批使用者已经升学到高中学段。新版初中教材与现行高中教材的衔接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更是一个急待研究的领域。
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输入的主要信息来源。英语教材的编订者通常会考虑让学生优先学习英语本族语者最常使用或倾向于使用的语言词汇和表达方式。教材中的词汇需要有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呈现。一套系统的初高中英语教材,其较高年级的教材词汇应该和较低年级教材的词汇有适度的衔接,即每个较高年级的教材词汇需要适当覆盖其低一年级教材的词汇。这里的衔接不仅仅是指词形的衔接,同时其语义也应该是最常用的词义和典型用法。教材需要呈现的词汇数量多、内容广,而教材编写又是以话题、主题、结构、任务等为主组织材料,系统合理地选择和呈现词汇确非易事,以致于英语教材词汇的呈现常常缺乏系统性。教材词汇评估因而十分必要。
本课题组于2014年11月对本校高一学生进行英语学习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45%的学生普遍反映在初中高学段英语衔接学习中最突出的困难在词汇学习这一区域,新词汇较初中多,词汇遗忘率高,在阅读文章时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初高中学段词汇教与学的难度,部分源自初高中学段英语教材词汇领域的衔接度。因此,本课题组把本实证研究的切入点落在对初高中教材词汇衔接度的研究之上。
一、研究问题
(一) 研究目的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基于语料库,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研究OESH和NSEC高一词汇的衔接情况,以帮助学生适应新版初中教材与现行高中教材间初高中学段学习的衔接;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让他们更系统、科学地理解常见单词的各义项,以使他们更容易、更清晰地进行篇章理解和口语表达。正如Sinclair所说的,教材编写者应从实证的语言材料出发,至少其基于直觉的材料应经过语料库核实。虽然这会给编写者增加负担,但这是可行的,从教学回报看也是值得的。因为这为一线英语教师提供了比经验和直觉更可靠的教材。
(二) 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着眼点在于OESH和NSEC高一词汇的衔接情况,将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在广度上,表征为NSEC高一教材的词汇输入量、词汇密度、常见度和平均词长与OESH相应的参数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别,是否落在语言习得者i+1的区域内。另外就是NSEC高一段词汇对OESH词汇的覆盖率,与之比对的是OESH九年级对八年级的、八年级对七年级的词汇覆盖率。
在深度上,本研究分三个维度对初高中学段的词汇衔接进行剖析:对高频动词进行衔接分析;对间距抽样的多词性常见词进行衔接分析;对初高中词汇注解方式进行衔接分析。
首先,从NSEC高一对OESH覆盖的词汇中,通过对几个抽样高频动词在常用词形、语义、典型范式及搭配考察初高中词汇的衔接情况。
其次,在初高中教材覆盖的词汇当中,间距抽样多词性常用词(具有动词和名词词性),考察词汇首要语义呈现的排序是否能合理衔接,初高中学段词汇呈现是否体现了首要语义优先呈现的原则。在教材话题的限制之下,词汇的一些常用语义是否会过于集中呈现在某些话题之中,而未有系统的复现。
最后,初高中阶段英语教材词汇标注是否采用了不同的标注方式。初中英语教材通常将同一词的不同词性、不同义项根据出现的语境分开注解,而高中英语教材通常将词汇的多词性及多义项一次性全部注解。本研究会考察初中学段OESH和高中学段高一NSEC两套教材的词汇标注的衔接情况,分析其是否遵循词汇标注原则;而未遵循标注原则的词汇是否给学生的教材理解造成困扰。
(三)研究假设
本文旨在研究OESH和NSEC高一年级词汇的衔接情况。虽然这两套教材并非源自同一出版社、同一系列之下不同学段的教材,但是这些教材都按照新课程标准制订,并且经过严格的校订和检验。那么这两套教材的词汇编写应该符合以下两个假设。
第一,从广度来看,NSEC高一和OESH的词汇输入量(input quantity)、词汇密度(lexical density)、常见度(common degree)和平均词长(mean word length)应该有合理的衔接变化趋势,符合Stephen Krashen提出的i+1理论。高一年级对初中词汇有适当的覆盖率(coverage)。
第二,从深度来看,NSEC高一对OESH覆盖的词汇在常用词形、 语义、典型范式及搭配应该适当衔接。初高中学段词汇呈现应该体现首要语义优先呈现的原则;在词汇注解方面,OESH应该将同一词的不同词性、不同义项根据出现的语境循环注解,NSEC高一应将词汇的多词性及多义项一次性全部注解。
二、研究的背景和文献综述
词汇教学的衔接是指词汇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为了总的教学目标相互协调一致、连贯统一。Stephen Krashen提出的i+1理论能对此作出诠释。我们只有充分理解含有“i+1”的语言输入,并按照自然序列排列,才能从“i”层次过渡到“i+1”层次,进而习得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