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蒙古族民歌《鸿雁》的人文内涵

一、《鸿雁》产生的历史渊源

鸿雁是一种候鸟,在阴山岩画上就有出现。蒙古人很早就对鸿雁怀有崇敬之意。它在蒙古人心中成为对故土、友情的依恋和忠诚的象征。

草原上的蒙古人以天地为逆旅,以草木和动物为心灵的朋友。青草枯黄、北雁南飞、驼羔哀鸣、骏马奔驰,都会引起情感的波动,这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习惯。

“巴彦淖尔”是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巴彦淖尔位于内蒙古西部开阔的河套平原,境内多湖泊,是鸿雁的主要栖息地。巴彦淖尔依偎在黄河的怀抱里,饱吮着母亲甘甜的乳汁。蒙古族民歌《鸿雁》里歌唱的,就是“巴彦淖尔的鸿雁”。

自古到今的蒙古族民歌中,有大量的曲目都是歌唱动物的,以动物的名字为歌名。其中,地上的骏马与天上的鸿雁,最容易被歌手吟唱。

这不完全是一种托物言志式的表达,蒙古人在生活中也真的这样爱恋动物,随着它们的悲喜而悲喜。

一部蒙古族音乐史,几乎就是一部蒙古族民歌史。这些从大地和民间生长出来的、最生动鲜活、富有草根风味的民歌,基本上可以折射出整个蒙古民族的历史脉络和身影。

蒙古民族是高度音乐化的民族,生活中充满着民歌,民歌同时也深刻地反映着蒙古人的生活,特别是心灵生活。

《鸿雁》最早发源于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呼勒斯太苏木,是蒙古族宴歌中的代表作,蒙译歌名为《天鹅》。在呼勒斯太苏木,至今口口相传着多个关于《鸿雁》的古老版本。

要追溯《鸿雁》产生的历史渊源,就不能不提到一个蒙古部落,那就是乌拉特。乌拉特,蒙古语意为能工巧匠。蒙古乌拉特部,原是由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第十五世孙布尔海统领的一个由能工巧匠组成的部落,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清顺治五年,即公元1648年,清廷为奖励乌拉特部助清军征战平定噶尔丹部落的叛乱有功,将乌拉特部改编为乌拉特前、中、后三旗,赐河套北部、阴山西段及南北草原为乌拉特三旗牧猎之地。清顺治六年,即公元1649年,随着乌拉特部迁徙而至,乌拉特文化的种子便播撒在了阴山西段及南北这片新的乌拉特草原上。乌拉特文化与来自远古的河套文化碰撞融合,成为河套文化的一股强劲的经脉和血液,为河套文化增添了几多异彩。

宴歌属于礼俗歌的一种,是在蒙古族传统的“乃日”音乐活动中演唱的特定歌曲,带有生活的风俗性、实用性。“乃日”,在蒙古语中是盛会或宴会之意。无数的民间歌手都是在“乃日”活动中经过长期的听、学、唱的过程锤炼出来的。可以说,“乃日”是一个传承场所、学习场所,也是成为一名优秀民间歌手的重要场所。

宴歌《鸿雁》表达了热情好客的蒙古人对到来客人的友善之情,通过歌声来挽留客人,将客人比喻为“洁白高贵的天鹅”,希望客人能够将这里当做自己的家,能够在闲暇之余回到这里再相聚。

二、《鸿雁》与罗布生丹毕佳拉森

随着藏传佛教传入内蒙古河套地区,寺庙开始在各地兴建。乌拉山上的梅力更召,始建于1677年,1773年被定为乌拉特西公旗旗庙。同年,乾隆皇帝御赐梅力更召刻有满、蒙、藏、汉四种文字的“梵昌寺”大匾一块。

在梅力更召主持过庙务的活佛有八位,其中有四位出生在今巴彦淖尔市境内。八位活佛中不乏佼佼者,其中以第三世活佛罗布生丹毕佳拉森为最。

《鸿雁》的诞生,便与这个杰出的宗教历史人物有关。1717年秋天,出生于乌拉特中旗呼勒斯太苏木的一个普通牧民家庭的男孩莫日根巴特尔,五岁时被第五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共同选中为梅力更召转世灵童,后来坐床继位,成为梅力更召三世活佛,取法名罗布生丹毕佳拉森,从此,他就开始了辉煌的人生旅途。

罗布生丹毕佳拉森智力超群,先后学习并掌握了蒙古文、藏文、梵文、满文、汉文、朝鲜文、维吾尔文及印度、尼泊尔、阿富汗、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语言文字及佛文经典,并精通了语言学、文学艺术、医学、哲学、周易学“五大学术”和声乐、器乐、舞蹈、美术、木雕、泥塑、刺绣、粘花、历法、数学“十小学术”。学成荣归梅力更召,他成为蒙古族地区重要的上层人物。

罗布生丹毕佳拉森不但人品出众,而且魄力非凡、勇于创新,一改以前用藏文诵经的传统,大胆使用蒙古语传教和诵经,使藏传佛教在蒙古族聚居地区更具亲和力,教理更易传播。清康熙年间,他曾奉召进京翻译佛经,受到康熙的赏识,被拜为皇帝的“敬神喇嘛”。

罗布生丹毕佳拉森多年沉耽于学习和游历,其最大的支撑就是对亲人的期盼。他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特别是那可爱的妹妹。每逢节日,他的这种感情也就愈加强烈。

载誉归来后,由于身份特殊,罗布生丹毕佳拉森难以抽身回家探望亲人,这种思乡情感压在心中,唯以歌声来宣泄。他甚至把经文谱上富有蒙古族特色的曲子来吟唱,使经文变成押韵的唱词。

罗布生丹毕佳拉森的妹妹远嫁到黄河南岸的鄂尔多斯地区,距离并不远,而在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却显得十分遥远,彼此的挂念只能用书信来沟通,但妹妹不会写字,一封信辗转传递,找人念、找人写,十分费事。兄妹二人的书信恰似鸿雁,南来北往,秋去春归,一年也只能往返一回。

在一次西公旗王爷宴请的聚会上,罗布生丹毕佳拉森见到了久违的妹妹一家人。酒过三巡后,他开始情不自禁地弹拨琴弦,强烈的思乡情感像潮水一样随琴声奔涌而出,很快即兴唱出了一首新歌,歌中唱道:

白天鹅漫游苇湖深处,众亲友聚会酒席宴前;相互祝愿,诚心一片,举杯共饮,情谊不变。

歌曲完全发自内心,曲调悠扬、苍凉、辽远、高亢,极具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也将宴会推向了高潮。

这首歌,就是《鸿雁》的最早版本,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有名的宴歌。

罗布生丹毕佳拉森是内蒙古藏传佛教的大德。在他主持庙务期间,梅力更召达到了鼎盛。他还是一位著名的作家、诗人、蒙古语文学家、著名翻译家,梅力更召的很多经卷都是由他主持译著的。此外,他在医学、历法、天文学、哲学、音乐、舞蹈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千古流传的民歌《鸿雁》,是罗布生丹毕佳拉森这个草原赤子情之所至、兴之所至而奉献给尘世间的一份珍贵礼物。这首歌曲看似随意吟出,所得却绝非偶然,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和心灵积淀。

似乎天才往往天不假年。1766年阴历五月初一,第三世活佛罗布生丹毕佳拉森在梅力更召悄然圆寂,年仅四十九岁。

三、《鸿雁》与祁达楞太

江山代有才人出,才人也往往出自同一片江山。时光顺流到1936年秋天,依然是在第三世活佛罗布生丹毕佳拉森出生的乌拉特中旗呼勒斯太苏木,依然是一个蒙古族牧民家,诞生了一个男孩,他的名字是祁达楞太。后来,他做了活佛,还成了著名作曲家,颇具传奇色彩。

祁达楞太从小长得俊秀,且能歌善舞。他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现在仍在呼勒斯太苏木生活。七岁时,祁达楞太到五原县的新梅令庙做了活佛,十岁时还俗到归绥读书。新中国成立后,他读完高中在包头市参加工作,先是在财政部门,后来去了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即今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的前身。

进入艺术团后,祁达楞太每年都要抽空回呼勒斯太看看。他对家乡非常热爱,回到家乡后总是到山上走走,去草场转转,看到一草一木都非常动情。

“文革”前,祁达楞太对《鸿雁》这首民歌的歌词进行了改编,曲调则保留了原貌。改编后的《鸿雁》变成了这样简单而纯净的复沓歌词:

洁白的天鹅在苇湖的绿波中漫游,远方的客人来到我家,摆酒设宴将你挽留;洁白的天鹅在苇湖的清波中漫游,四方的亲朋来到我家,设宴摆酒将你挽留。

祁达楞太的高明改编,使《鸿雁》这首传统的乌拉特宴歌最终定型,并发扬光大,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广为传唱。

大致说来,一首成功的民歌,最关键的元素在于它的曲调,而非歌词。只要旋律优美动人、浑然天成、直达人心,就能像风一样流行。与曲调相比,歌词是第二位的。一首好歌的曲调可以搭配若干不同的歌词,并不损伤它本质的美妙。

祁达楞太的生命也很短,死于1983年,只活了47岁,比第三世活佛罗布生丹毕佳拉森还少两岁。按当地风俗,祁达楞太被土葬于呼勒斯太苏木。后来,他的两个女儿从美国回来,将他的遗体火化后把骨灰安放到了五台山。

四、《鸿雁》与吕燕卫、额尔古纳乐队

宴歌,按演唱场合的不同而划分。蒙古人的宴会很规矩,婚宴、庆典都不一样。一般来说,唱歌有顺序:开始时的歌很庄重,依例先唱《圣主成吉思汗》,一步一步到宴会热闹时可以唱轻松的歌,即使是普通人家的宴会也是很隆重。

据文献记载,蒙古人在部落时期,没有爱情的歌,只有劝告的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后,宴歌的形式得以改变,全部变成颂赞的歌。到了北元时期,带有哲理性的歌开始出现,歌颂自然、景色等等,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到了清朝时,歌曲在王公贵族与平民百姓的宴会中传承下来。

成吉思汗时期,宴会内容还包括打猎,不分贫富贵贱,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打猎,哪怕是过路的人。蒙古人惯于过游牧生活,宴会多是小型家庭宴会,宴会一般会从第一天白天到第二天持续二十四个小时,因为路途遥远,蒙古人要留客人住下来一起欢乐。

蒙古人的酸马奶宴、婚宴,早期的仪式化非常严格,后来逐渐演变得比较随便和日常化。

乌拉特民歌《鸿雁》近年来的大范围流行乃至声名鹊起,与一个著名制作人吕燕卫有关,与一个著名乐队额尔古纳乐队也有关。

流传了几百年的民歌,罗布生丹毕佳拉森创作的原曲调依然悲凉,但歌词的简单古老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流行音乐的需要。2005年,祖籍山东、出生于1974年的吕燕卫成功为《鸿雁》填写了新的汉语歌词,并让旗下的额尔古纳乐队演唱了这首歌曲,使这首民歌经典新翻杨柳,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新版《鸿雁》的歌词这样写道: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吕燕卫的歌词虽是旧瓶新装,却没有狗尾续貂,而是紧贴着民歌《鸿雁》凄婉悲壮、宽广豪放的旋律,用诗化的、富于韵律的语言,传达出“幽怨中饱含激荡,惆怅中充满大气”的蒙古族神韵,成为新民歌创作中的典范。

与其说是额尔古纳乐队唱红了《鸿雁》,不如说是《鸿雁》带红了额尔古纳乐队。正是古老《鸿雁》的悠远悲凉,打动了少见多怪、心灵日益麻木、审美口味日益快餐化的现代都市听众。

额尔古纳乐队筹建于2001年7月,2002年3月正式成立,由呼斯楞、包玉民、那日苏、玛希、斯日古冷、王猛六名来自内蒙古的青年组成。该乐队成员精通各种传统乐器和流行乐器,歌曲中透露出浓郁的蒙古风情,同时又不乏唯美的时尚元素。

额尔古纳乐队演唱的歌曲分为两类,一类是民歌,另一类是介于轻摇滚与城市民谣之间的歌曲。

吕燕卫作词的《鸿雁》是额尔古纳乐队的扛鼎力作,结合了流行与民歌的双重元素,把握了旧曲天长地久的情怀,又融进了现代知性的色彩,豪放阳刚,柔情百转,荡气回肠,催人泪下,诉尽了人生沧桑,唤醒了滚滚红尘蛰伏已久的情怀。

五、《鸿雁》,灵光乍现、难以再得的旷世经典

蒙古族民歌是最原始的民心的洞开与拓放、吐纳与呼吸,这也是它作为原生态艺术形式存在的根本价值——它的生命意义,就在于它的人民性;它的文化意义,就在于它的活态性。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对蒙古族民歌的加工与粉饰都有悖于它的天性。

蒙古族民歌已经是一个有限的存量,像世界上的某一个物种一样,只可能减少,不可能增多。但蒙古族民歌也不是死板教材和出土化石,它永远像含着草香的劲风,慢慢浸透你的身体和灵魂。

所有草原的故事,都从牧歌开始。

蒙古族民歌是需要听的,需要用敏感的心去仔细倾听,一些曲目能让你百听不厌、叹为听止——蒙古族宴歌《鸿雁》,就是这样一首灵光乍现、难以再得的旷世经典。

聆听《鸿雁》的歌声,就是聆听蒙古民族的深心,那强烈又温柔的触动,使我们永难忘怀。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作为蒙古民族最朴质的心灵之声,《鸿雁》都会永远传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