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头牛,那就是欲望,我们这辈子不都是为了这个忙活吗?而这头牛越喂它越壮,越壮它越拖着你跑,直到把你拖得筋疲力尽,气竭人亡。要想愉快地生活。我们就应该越快地把它放掉,这样我们才可以快乐起来……”
顶着“漫画国学多媒体话剧”之名,《庄谁是谁》把庄子放到话剧的舞台,与电影《孔子》把孔子、《白银帝国》把康大掌柜搬到荧幕亦有其同。孔子从政,希望实现“仁义礼智信”与大同的社会理想,奔波一生,直到老了才知道牛活的意义。《白银帝国》中张铁林饰演的康大掌柜,讲究道义诚信,如他口中的“制道有三,利名威”却只足行商的工具,但终究不能改变历史的进程。身处物欲横流,《庄谁是准》第一次把国学搬到话剧的舞台,用“庖丁解牛”的故事诠释人的本性与回归。
视线回到千年之后,我一直很同意王小波的话: “罢黜百家之后,中国失去了很多机会。”回到了艺术与休闲的本位,历史也最终证明了东方“老大帝国”的近代文艺改革与复兴,以“冀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与扁蒙思潮一道,在一片沉静中开场,轰轰烈烈地进入了中国的社会变革大舞台。而话剧作为“看成是消闲的时代”已经过去,反而成为了“推动社会使之前进的一个轮子,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日出》、《雷雨》、《茶馆》,无一不成为改变一个时代的经典标注。
“就和《孔子》一样,孔子被神釜化、牌坊化了几千年,《孔子》看似是还他了一个真实的面目,让老人家“重新做人”,来感动于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与时代的不妥协。《庄谁是谁》也是编剧方旭第一次用国学剧体现人性探讨的尝试,用《养生主》为人熟知的“庖丁”角色让人们体味了欲望和人生的价值,震撼自是有道理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贯穿了年轻庄子的求官、施展抱负和辞官的始终,也串系了另一个角色――惠施的人生,《庄谁是准》把故事设定在“庖丁解牛”的比赛上,“别用时辰计算了,用秒吧,用时辰计算不出来”。也是欲望的一种体现方式。正如舒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所说:“近乎疯狂的贪欲推动着现代经济,使它沉溺在无休无止的嫉妒与倾轧之中。”欲望造就了庄子”无为而治”的理想,也造就了“自然而然”的生活态度,但一切的不现实也让他“引火烧身”,“辞官归田。”
是人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而对当代都市的撕扯,难道真的只有呐喊才是我们的惟一选择? “庖丁解牛”中,时间让庄子赢得了比赛,当日出而作、几落而息的生活被假以“社会进步”之名的4i轮毫不留情地碾过时,我们,在世的每一个我们,就注定了时间被分割为碎片,微小的碎片,这是欲啦使然网为细分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层级越多,在每个层级上实现利润的人群也就越大。
从某种程度上说,话剧拍的是-个人和这个时代的对立,一种看似妥协实则彼此并不相融的“杯具”《庄谁是信》中老年庄子似乎看明白了很多事情,但是他还是始终放不下心中的那个羁绊――“庖了解牛”大赛的放弃,多年之后还耿耿于怀自已的放弃是对是错。
当年轻庄子解开绳索,牛随之散架的那一刻,老年庄子的心结电终于“解”开,遗憾也随之释然,好像任何事情都有了一种结果,正如《孔子》中孔子结束漂泊流浪,重回故里。脚踏破鞋,衣衫褴褛,从牛车下来,往城门一拜。
无论是剧本还是现实,年轻庄子的一句话:“天下的财富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财富,那样我得累死”都让人沉思。就像剧中的另一句话: “从太空看地球,地球也就楚‘高乐球’这么大,就算你占有了整个地球,你的权利能有多大?”这句话是老年庄子的回归,也是放弃欲望后的解脱。
有的人活着是靠推销自己,有的人活着必须出卖他人。而大多时候人们只是看到了“我”,这也正是所仃的争斗和罪恶的起端。人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灵魂?神将在那天告诉你。猜度与狐疑,激情与渴望,报复与救赎……一切都有解脱的那一日,迟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