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乐都人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了我国东三省,随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入华北地区。地处边远的青海乐都等地和全国一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运动,乐都中学师生组织了抗日义勇军,佩戴袖章,在学校、街头举行演讲会、声讨会、演出话剧,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乐都中学教师李鸿陆担任抗日义勇军秘书,他编写标语、传单,组织师生在汉庄、高店、瞿昙、高庙、老鸦等乡镇集合群众,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与此同时,西宁、民和、互助、大通、贵德、湟源、湟中、化隆、循化等地53所中小学相继成立抗日组织,1931年10月28日,成立了“青海省学生抗日义勇军”,全省学生抗日义勇军联合处还创办了《学生抗日旬刊》,每期印制1000份,刊载省内外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闻。当时,在中央政治学校西宁分校就读的乐都籍学生张鼎新(今瞿昙镇脑庄村人)以其超群的口才多次在西宁大十字聚众演讲,愤怒控诉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呼吁各族人民奋起抗战,表达自己为抗日献身的决心,演讲者在台上慷概激昂、声泪俱下,听众在台下群情激奋、同仇敌忾。“还我河山!”“讨还血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声震天动地。这种激动人心的场景使当年亲历过的陈希夷先生(今碾伯镇下寨村人)至今回想起来仍感慨不已。不久张鼎新又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在与青海同学离别留影照背面写下了“牺牲、牺牲、为国牺牲!”的誓言。后来,張鼎新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主动请缨到青海骑兵第八师参加抗战,被授陆军少校见习参谋后,不幸病逝于军中,为抗日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牺牲救国的诺言。

左起第五为张鼎新

在八年抗战期间,乐都中学提出“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口号,号召在校学生为抗日救国发奋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强化体育课,增设军事课,重视军事操练和野外拉练演习。同时要求在各科教学中贯穿和渗透抗日思想的灌输。

另外,“七·七”事变后,为推动全国抗日救国运动,内地一大批知名人士先后来青海宣传抗日。如爱国华侨陈嘉庚,著名作家老舍,著名画家张大千,著名电影导演郑君里,音乐家王云阶、王洛宾,戏剧家李朴园,歌唱家吴樾萌等,他们的宣传活动,给青海的抗日救国运动注入了活力,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老舍先生慷慨疾呼的“不抗日无以图生存,不团结无以图救国”的口号已成为青海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这些来青海的文化名人中有不少也到了乐都,如1943年,现代书法大师、爱国诗人、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先生来青海视察工作。途径乐都时,受到乐都各界人士和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他下榻乐都公园八卦楼(即会景楼),当他看到李兰谷(原凤山书院主讲)撰、林育德(县教育科长)书写的一副“放眼界以游观楼台会景,振精神而抗战花木皆兵”的对联,于老看了又看,赞叹道:“此对联题意豪放深刻,书法高而工整,充分表达了青海山河的壮丽和民族抗战的决心”。这副对联得到于右任的高度评价,这是对乐都这个书法之乡的肯定和褒扬。李兰谷的对联自不待说,素有“谢善述(1863- 1925,今瞿昙镇磨台村人)的文章,赵廷选(1869- 1941,今雨润乡红坡村人)的字,李兰谷(1871- 1944)的对联,王长生(1894- 1967,今高庙镇西村人)的戏”的美誉。至于林育德(1897- 1960,今碾伯镇北门村人),字葆珊,乐都教育世家,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1939年曾得到青海著名书法家(全国书法第四名)时任省教育厅长的李德渊先生“风骨嶙峋泰山乔嶽,襟怀潇灑秋月晴云”的好评。于右任先生视察工作结束时特为乐都同乐公园挥毫写下了“还我河山”匾额一面,悬挂于公园五间楼檐下。还应求为乐都学人和人民群众留下了几十件珍贵的墨宝。于老还专程赴高庙关帝庙观赏了前清西宁书法家,著名诗人张思宪撰书的“义表春秋”匾额,对其苍劲有力,浑厚精湛的书法艺术赞不绝口。

1937年8月,以原青海南部警备司令部第一旅、第二旅各一部为基础,和驻防河西走廊的马步青部骑兵第五军第二旅马禄部和第二团马秉忠部组成一支8000余人的新建骑兵师,以马彪为师长。该部队由汉、藏、土、回、撒拉、蒙古、东乡、保安等多民族组成,反映了青海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决心。该部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授予“暂编骑兵第一师”的番号。1937年9月1日,暂编骑兵第一师在西宁东校场(今西宁市东罗家湾)举行宣誓大会,接受各界民众团体欢送后,振旅出发,奔赴抗日前线。8000余名河湟健儿胸怀牺牲救国的雄心壮志,开始了转战千里的抗日生涯。

在暂编骑兵第一师中,乐都籍军人因文化素养普遍较高,在各级军事指挥机构中分别充任重要职务。其中上校(处团职)7人:

谢高峰(今瞿昙镇新联村人)曾担任上校参谋处长,上校团长;

吴乾元(今瞿昙镇河西村吴家台人)曾任上校参谋处长;

来晓舟(今瞿昙镇洛巴沟阴坡人)曾任上校军法处长;

石景堂(今高庙镇老鸦村人)曾任上校参谋长,上校兽医处长;

马腾云(今高庙镇老鸦村人)曾任上校团长,上校参谋处长;

王登杰(不详)曾任上校参谋长,副团长;

辛存禄(今蒲台乡寺沟脑村人)曾任驻洛阳办事处处长;

来晓舟离青东进时与表兄张祯留影

中校2人:

段开盛(今高庙镇段堡子人)曾任中校副团长;

陈希贤(今高庙镇人)曾任中校军粮科长;

少校9人:

魏文焕(今瞿昙镇魏家村人)曾任少校副官;

白良瑾(今蒲台乡侯白家人)曾任少校军法官;

俞国宝(今高庙镇石嘴子人)曾任少校军需主任;

保风鸣(今高庙镇保家庄人)曾任少校团副官;

李香泉(今李家乡湾塘人)曾任少校军需主任;

张国祥(今碾伯镇北门村人)曾任少校副官;

郑守恭(今碾伯镇人)曾任少校军医;

王成录(不详)曾任少校副官;

张鼎新(今瞿昙镇脑庄村人)曾任少校见习参谋;

上尉14人:

吴得成(今洪水乡阿鸾村人)曾任上尉副连长;

赵永励(今瞿昙镇大树村人)曾任上尉副官;

石耀南(原冰溝乡黑巴土村人)曾任上尉参谋;

陈明夫(今马营乡八架山村人)曾任上尉参谋;

俞存壮(今高庙镇石嘴子人)曾任上尉军需;

时相国(今高庙镇石嘴子人)曾任上尉书记官;

李承英(今李家乡湾塘村人)曾任上尉军械官;

徐秉祯(今高庙镇长里村人)曾任上尉军需;

刘世忠(今李家乡陈家磨村人)曾任上尉传令长;

熊占祥(今瞿昙镇河西村聂家庄人)曾任上尉传令长;

李厚民(今李家乡马圈村人)曾任上尉书记官:

马天云(今岗沟乡高家庄人)曾任上尉三团书记;

申文义(今岗沟乡申家旱台人)曾任上尉参谋;

惠永义(今中岭乡泉沟村人)曾任上尉军需;

中尉8人:

袁英邦(今雨润乡羊圈村人)曾任中尉排长;

马登山(今高庙镇老鸦村人)曾任中尉排长;

吴耿林(今瞿昙镇晁家庄人)曾任中尉书记,淮阳战役中阵亡;

张予英(今寿乐乡沙沟人)曾任中尉书记员;

王生财(今引胜乡土官口村人)曾任中尉副官;

张发兴(今芦花乡盘青人)曾任中尉军需员;

徐有禄(今碾伯镇人)曾任中尉排长,皖北战役中阵亡;

吴永鉴(今碾伯镇东关人)曾任中尉兽医;

少尉1人:

李承时(今李家乡湾塘人)曾任少尉排长。

以上少尉以上官佐42人,还有韩朝(今洪水乡人)等士兵200余人随军东进抗日。

暂编骑兵第一师自1937年9月离青,在豫东、皖北等地坚持抗战8年,累歼顽敌,威震疆场。曾多次受到所属站区司令长官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嘉奖,毛泽东主席特赠送亲笔书写的“抗日英雄”锦旗以资表彰。该骑兵师几经扩编、整编和补充,1940年5月骑一师整编为骑兵第八师,该师累计伤亡近万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用鲜血和生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乐都籍军人以良好的文化和政治军事素质在各级指挥机构中发挥了中枢智囊和参谋的作用,为骑兵师创建赫赫战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