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干”

摘要:方言是不同的地域上普通话的分支,每一个地区的方言都代表着该地区的属于自己特有的地域文化。方言作为社会现象的一种,是当地文化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泛义动词“干”不仅是东北方言中使用范围较广、频率较高的词,同时又是极其富有东北方言文化特色的一个泛义动词。本文拟人从“干”的语法特征、语义特征以及语用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泛义动词;“干”;语法;语义;语用

汉语方言作为当地最具特色以及代表性的文化之一,是我们的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我国不仅地大物博更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化的、民族众多的国家,所以不同民族的语言以及不同地域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方言也是多种多样。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在东北地域上的一个分支,其特点是简洁明了,带有较强的节奏感,同时配合着说话者的动作表情又十分生动形象。当然,东北方言同时也是东北地区语言文化的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

“干”在日常应用中,尤其是在日常交流的口语中是使用频率仅次于“整”和“造”的一个东北方言的泛义动词。它极具有东北特色,适用于多种语境中。它的功能强大实用性比较强,多用于口语交际中。

一、“干”的语法特征

(一)区别“干(gān)/(gàn)”

“干”作为一个多音字,读阴平(gān)时候为形容词词性,词意与“湿”相对;读去声(gàn)时候为动词词性。“干”在作泛义动词时,是动词这一大类中较为特别的分类,但它依然还是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特征。“干”在语法功能上主要的作用是作谓语或者谓语的中心语,“干”可以带宾语,也能受副词修饰,同时它可以用“不”、或“没(有)”进行否定。“干”不能被程度副词修饰,例如:“X十分干”、“X很干”这种形式是没有的。但是“干”在读阴平时为形容词的词性,这时是可以被程度副词所修饰的。

例如:空气很干。

衣服非常干。

泛义动词“干”之后还可以接“着、了、过”表示这一动作进行的状态及结果。

例如:我干了这件事。(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他正干着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我干过着类工作。(表示这类动作之前发生过)

“干”作为动词可以重叠使用,表示短暂,尝试的意思。

例如:我干干试试吧。

(二)“干”作为泛义动词后可带宾语

1、“干”+名词性宾语。做这一用法时,名词性宾语多为名词性的词组,接单个宾语的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他干了一系列天理难容的事。(结果宾语)

他去干革命了。(目的宾语)

他在报社干编辑。(类别宾语)

他是班里唯一的男生,专门干重活、脏活。(受事宾语)

“一系列天理难容的事”属于“干”的结果宾语,是谓语的行为动作结果;“革命”属于“干”的目的宾语,是“干”这一动作的目的;“编辑”在此处属于职业的一个分类,“干”在此处有“担任”之意,属于它的类别宾语;“重活”、“脏活”属于“干”的受事宾语,是“干”直接作用的对象。

2、“干”+代词性宾语。

例如:看不惯他,就干他!(人称代词)

你这么着急干啥?(疑问代词)

一回家就让我干这、干那的。(指示代词)

“干”后接人称代词时,其感情色彩多为比较消极的,表示的意思也较为粗俗;“干”后接疑问代词的种类比较多比如“什么”或者“么”“甚”等,多用于口语中,表询问原因;“这”、“那”属于“干”的指示代词。

3、“干”+动词性宾语。这样使用的情况较少,多为名动词形式。

例如:我爸是作超市干装卸的。

该句谓语的语义主要落在后面的动词“装卸”上,功能上属于动词性宾语。

(三)“干”作为泛义动词后可带补语

1、“干”+趋向补语。

例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干下去。

“干”这一行为的动作指向是“下去”,属于“干”的趋向补语,表示该动作一种持续的状态。

2、“干”+结果补语。

例如:他在单位干得十分出色。

“出色”是“干”这个动作所制造的结果,属于“干”的结果补语。

3、“干”+状态补语。

例如:受到领导的表扬,她干得更带劲儿了。

“带劲儿”是谓语导致的一种状态,属于“干”的状态补语。

4、“干”+可能补语。

例如:工作太多,我们干了一天一宿没休息。

“一天一宿”属于“干”的数量补语。

二、“干”的語义特征

(一)“干”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分类

“干”在现代汉语中的释义十分丰富。例如《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以及《现代汉语大词典》等是当今学界比较为权威、普及程度高被大众高度认可的辞书。综合几部辞书,总结了“干”的17种常用释义:

1.表示“触犯、冒犯、冲犯”之意。例如:干涉、干预。

2.表示“追求、求取”之意。例如:干禄、干仕。

3.表示“盾”之意。例如:大动干戈。

4.表示“姓氏”。

5.表示“关连、涉及”之意。例如:干系、互不相干。

6.表示“中国古代用来记录年、月、日等做记录用字”之意。例如:天干、干支。

7.表示“涯岸、水边”之意。例如:河之干兮。

8.表示:“数量”之意。例如:个数。

9.表示“没有水分或水分少”之意。例如:干燥、干旱。

10.表示“枯竭”之意。例如:干杯。

11.表示“徒然、白白地”之意。例如:干着急。

12.表示“拜认的亲戚”即“没有血缘又没有姻亲关系的亲戚”之意。例如:干亲。

13.古代剑名称。例如:干将。

14.表示“事物的主体或主要部分”之意。例如:树干、躯干。

15.表示“做”之意。例如:干事、说干就干。

16.表示“有能力的、善于做事”之意。例如:才干、干练。

17.方言中表示事情结果不好,有“坏、糟”之意。

(二)“干”在东北话中的意义分类

1.表示“争吵、打架”之意。

例如:他不是个脾气好的人,经常和别人干仗。(打架)

商场那边有人干起来了。(打、争执)

2.表示“做”之意。

例如:今天太晚了,明早起来再干吧。(做)

这个工作不适合你,你干不了。(做)

3.表示“同意”之意,但是多用于否定的语境中。

例如:这事不让她做,她偏不干。(同意、答应)

这事不管怎么劝他,他都不干。(同意、答应)

4.表示“导致一种状态”之意。

例如:她被突如其来的消息干懵了。(表示吃惊)

他被这件事的结果干傻了,愣在了当场。(表示吃惊)

5.表示“什么、哪里”的疑问之意,一般与“哈”、“啥”连用,多用于日常交流交际的口语中。

例如:干哈?(什么事)

干啥去?(去哪里)

(三)“干”在东北方言中的特点

通过分析发现,“干”在东北方言使用中保留了一部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词汇意义,但是也有一些本身独有的特点。

1.“干”在表示“争吵、打架”之意时,带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在使用中通常有愤怒和激动的意思。但是表达中多带着一些低俗、粗鲁的意思。

例如:我就是看不惯他,就和他干到底!(抵抗)

2.“干”在表示“做”之意的同时也也表示“同意、答应”之意。

例如:这个活你干不干?(做)

3.“干”表示“导致一种状态”之意时,多表示不太正常的状态。

例如:她被突如其来的消息干懵了。

4.表示“疑问”之意多于“哈”、“啥”连用,这一用法多出现在口语中,并不在书面语中使用

例如:干哈?(什么事)

三、“干”的语用特征

(一)“干”体现的地域文化特色

方言作为不同的地域上普通话的变体,与普通话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北方方言中,东北方言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有着专属于东北地域文化情结与特色。东北方言是东北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特有的语言特色和文化现象。东北方言与普通话十分相近,但是个别词汇极具地域文化特色,泛义动词“干”就是其中之一。

在东北方言中,由于“干”多用在口语中,所以在一些经典的春晚小品、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干”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例如:被大众所熟悉的赵本山春晚上的作品中以及体现东北农村生活的《乡村爱情》系列影视剧中经常能听到“干哈玩意儿?”、“那么多废话,干就得了呗!”“一下给我干懵了。”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东北方言的特色就是语言幽默,用词简单质朴、通俗易懂、节奏感强,配合表情动作更加生动形象,表现出东北人的热情、豪放性格。“干”这个泛义动词在东北话中有较为突出的表达力,在话语环境中传递着东北方言的语言特色。

(二)“干”的替换功能

一个词汇同时有几种意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也是词义不断演化的结果。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个地域变体,其受普通话一词多义现象影响较为明显。当某个词刚刚出现的时候,它只是指代一种固定的意思,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语言逐步演变、词义日渐丰满的过程中,又会有新的词义产生。

泛义动词“干”有着替代其他实意动词的功能,不同语境中可以代替不同的实意动词。

例如:干啥?

她干着自己最喜欢的工作。

她是否能在学校继续干下去还不知道。

上述例子中,“干”分别指代了“做”、“进行”、“工作”等意义。可以看出,“干”的替代功能较为强大,可以代替意义十分具体的动词。“干”的替代功能在东北方言中仅次于泛义动词“整”。

(三)“干”的词汇魅力

方言作为不同的地域上普通话的变体,是在当地使用的语言。方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被深深印上了地域特色的烙印。东北方言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用词、腔调。

“干”在东北方言中在日常的口语交流中较为常见,例如:“干哈?”、“干啥去?”口语色彩比较浓。有些表达情绪激动时用词稍显粗俗,使用中不是很得体,在表达时注意交际对象,如果引起歧义要加以说明,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东北方言和其他方言一样,是普通话在东北地区的变体,它在充实北方方言的同时也对普通话的普及做出了贡献。泛义动词“干”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形象生动的体现了东北方言的特色以及东北人豪爽、不拘小节的性格,淋漓尽致体现出东北方言生动形象、简洁质朴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汉语语法问题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王展采.说“搞”和“干”[J].龙岩师专学报,1995(04).

[3]赵亚琼.基于利奇七种意义理论的“做、干”词意比较[J].现代语文,2013(03).

[4]佟昕.东北方言动词研究[D].辽宁師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5]杨亚楠.泛义动词“做”、“干”、“搞”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