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吕述望,江苏沭阳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自动控制专业,留校任无线电基础教研室主任,从事电子学的基础课教学和科研工作。1980年以来主要从事密码学、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曾获得1986年度和1988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度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度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度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金融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度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均为各奖项的主要完成人。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他是一名密码学家,用满腔的热血为中国的密码安全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他是一名科学的守卫者,毅然拒绝高薪,只愿守护学术圣地;他积极筹备中国密码博物馆,只为留住历史的瞬间;他也是渴望母爱的普通人,下尽苦功考入北京与母亲团圆。他的一生都在为祖国的进步奋力奔走,前有“SM4”分组加密算法,被列入国家密码行业标准,人人的手机都离不开它;后有“中国没有互联网”论,震惊政界、商界、学术界。他自建了一个相声小圈子,希望用相声艺术传播网络安全知识。“我喜欢在学术领域做自己的事,有点‘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做派。”他就是中科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北京知识安全工程中心主任吕述望。
虽然年过古稀、满头白发,吕述望依然精神矍铄。每每有客人来访,他都会将自己独创的饼干棒拌咖啡的食法与人分享。家中客厅立着巨幅的电子黑板,黑板旁的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学术和会议资料。吕述望抿了一口咖啡,便开始向《经济》记者科普网络拓扑学。他在电子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说着,时而严肃,时而激昂,他的奔走、他的自豪、他的忧虑,都让人感受到藏在他内心深处那份爱国之情。
学密码:为到北京与母亲团聚
“家里再苦,孩子只要和妈妈在一块儿都是无比快乐的。”吕述望回忆母亲时还是忍不住眼眶湿润。他是母亲一手带大的,三四岁时父亲吕继文从江苏沭阳赴东北打仗,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到了上学的年龄,家境已经十分贫困了。吕述望虽能割草放牛,做些杂事,但总觉得是家庭的累赘。“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奶奶想让我的小叔叔去上。我稍小,过几年再说吧。”吕述望在《母亲总是平凡而伟大的》一文中回忆道。
“我的孩子必须上学!”当年母亲的决定改变了吕述望的一生,但是为此母亲要去北京投奔亲戚务工赚钱。“我们大望子是要到北京去读大学的,我先去打点一下。”这是母亲当时留下的话。
在初三的暑假,“我收到叔祖父吕一敏寄来让我到北京过寒假的信,还有一点路费。”吕述望度过了读书生涯中最快乐的一个假期,因为他终于见到母亲了。“母亲是传递爱的,人在6岁以前,最好不要和母亲分开。”吕述望看着窗外,思绪似乎回到了童年。
欢喜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从北京回沭阳的路上,吕述望意识到,只有考到北京,才能和母亲不再分离。“要考就得考个最好的大学!”1960年,吕述望顺利考入当时校址在北京的中国科技大学,进入自动控制专业学习,如愿陪伴在母亲左右。“只要自己有这个想法,男孩子嘛,一使劲就考上了。”吕述望回忆起当年下的苦功夫云淡风轻地说。
“我在北京读大学,母亲在北京干活挣钱。不知哪来的劲头,大学5年,晚上11点以前我没有睡过觉,我是个守规则的学生,不抽烟、不喝酒、不谈恋爱。”
因为数学基础好,密码学与自动控制的数学教程又一致,吕述望逐渐对密码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将重心转向了密码安全领域。
“有人开玩笑说,我搞密码的基因就来源于吕望(姜子牙)。”吕述望哈哈大笑起来,“吕望的确是我国最早的密码学家。”吕望所用的鱼竿就是密码设备,他的钓鱼竿拿几节、拿多长,都是有含义的,到文王那里就是暗语。“所以他是一个军事情报专家。”和前人一脉相承的地方是,吕述望曾带领团队为国家研发出密码算法“SM4”。2012年“SM4”被国家商用密码管理局确定为国家密码行业标准,在我国密码行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因为专业成绩突出,学校为培养人才想派吕述望赴美学习时,年逾花甲的母亲却说:“中国有许多事情能做,跑到美国去干什么?”吕述望深知当年父亲也说过打完仗就回来,之后却杳无音讯。直到新中国成立不久,政府向家里颁发了由毛泽东题词“永垂不朽”的烈士证书,母亲才知道,父亲再也不能回来了。
“出去看一看,三两年就回来。”他不敢看母亲的眼睛,只听见母亲嘟囔一句:“回得来吗?”語气中透着苦涩。在那时,吕述望就明白,自己今后的所有努力,必须植根中国这片土地。
当记者问他是否后悔放弃出国的机会,他摇头道:“这有什么后悔的?现在通讯很发达,我和美国的朋友在网络上一样交流。”
开药方:中国自建网络家园
“Internet(因特网)一开始进入中国,我们就很担心。”1994年,吕述望组织了一批专业人士,成立了Internet安全利用学术研讨会,专门研究因特网进入中国会怎么样。20多年里,共召开了26次研讨会。
“我们至少要分清楚一张网和多张网。”一张网是由一个主根控制的网。“当我们有了ABCDE等多张网络后,自然会想办法把它们连接起来。”
中国的网络空间可以分为G类(政府服务类,包括军网、内网、专业网)和C类(公众服务类)。吕述望直言,“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建过公众服务网。既没有立项、拨款,更没有验收、批准使用。”
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人类的第五活动空间,“人类一旦发现新地方就会抢占,而后会形成疆域的概念。”吕述望指出,“国有国界,网有网界,中国的网络空间却空无一人!当前网络空间都是美国的疆域。”“现在我给孙子买纸尿裤都要到美国绕一圈,极为讨厌!”
从网络拓扑学来看,中国公众所使用的是一张美网,而非互联网,更不是中国互联网。“中国也不是网络大国,而是网络弱国。”吕述望激动地说。
“美国提供的Internet国际网络服务已经轻易地控制了世界。”吕述望强调,“网络战争已经打响。”当前一点小事在线上发酵都会形成规模性的骚乱,这是网络最恐怖的地方,也是吕述望最担心的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吕述望指出,“要摆脱美国的网络霸权,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讲主权,二讲不受制于人。我国应该自主建设六七张公众网络,政府可以为合格的建网者颁发牌照。”此外,还要自主开展国际网络服务。中国可以帮助能力较弱的国家建立自己的网络家园,也可以租用中国的网络服务。“但我们不想控制整个世界的网络格局。”吕述望强调。
“我们不仅要建中华公网,还要建华夏公网、唐皇宋网等,老百姓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网络。我们还要建一个学术网,将学术资料买回来,不必再到美网上查阅。我现在查什么资料,美国人都知道,也会抢先去研究。可见中国的科研创新有多难!”吕述望激动地说。
守护者:筹建密码博物馆
“在网络空间全局性沦陷的今天,密码是网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希望政府能用密码替我们保守好秘密。”吕述望说。
密码学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数学实力、计算机实力、新技术实力。我国最早把密码用在保护绝密的事情上,但密码的普及远远不够。随着网络的应用,我们还要大力发展公众密码服务。”吕述望说。
美国马里兰州坐落着一个国家密码博物馆,收藏了许多曾经被用来做信息加密设备的案例。“我国至今没有密码博物馆。”吕述望深感遗憾。
“密码学相关资料的收集刻不容缓!”吕述望不断重复着这句话。搞密码学的老一辈大多已年过花甲,身边留有大量的学术资料,“他们的一纸一墨,对国家都是宝”。
“密码相关人物的资料,有的人一个皮箱就够了,有的需要一个集装箱。”吕述望指出,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不仅要保存好,还要建立一个数字资料中心。
早在20多年前,吕述望就有筹建密码博物馆的想法,并一直为此而努力。“人有归宿鸟有巢,密码文物友处淘。西邻早建博物馆,我今追赶不辞劳。”吕述望曾作此诗,希望早日达成夙愿。“也许能将密码博物馆建在雄安。”吕述望笑道。
宽待人:不戴面具与人为善
虽然在专业上犀利严谨,吕述望待人却极为亲和。不论是身居高位的领导,还是平凡普通的学生,吕述望对他们都一视同仁。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2004届学生、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市场部专家闫世杰博士从毕业后就一直跟随吕述望至今。
他常教导自己的学生要爱自己的“敌人”。“因为他会在反对你的过程中指导你、帮助你。任何人找你麻烦,你都看成是他在帮助你,不就好了!”记者从这句质朴的话中感受到了一颗仁者爱人的宽容之心。
“老师的睿智让我拜服,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如他脑筋灵活!”闫世杰感叹道。当年闫世杰带着女友参加一场抽奖活动,各自抽到了锅和棉被。两人回去的路上碰见了吕老师。“你们干嘛一人拿着锅,一人拿着被子呀!”老师的打趣让闫世杰羞红了脸,“看来是一床被子一口锅,一辈子一起过嘛!”果然,他们喜结良缘。“老师总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闫世杰感叹道。
“人們会戴着不同的面具和不同的人交往,但老师绝对不会。”闫世杰说:“‘中国没有互联网’这一科学发现,为吕老师带来了太多的风言风语。”76岁的他本可以赋闲在家,但他一直在坚持,从没想过放弃。“我前前后后上了老师的课程不下百次,每次他都会邀请一名院士为我们做作汇报。老师很乐意提携年轻人,他带头的很多项目都让学生署名在先。”闫世杰将老师的一点一滴都记在心中。
(本刊实习生叶梦莹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手记
一个严肃又幽默的老教授
“你认同‘中国没有互联网’的观点以后,如果再胡乱地说‘互联网’就罚款100元!”吕述望在学术上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在生活中,他幽默风趣,才思敏捷,也是一个童心未泯的“老顽童”。
记得刚见面时,他就给记者立了规矩:“第一,我从不接受电话采访,说不清楚。第二,我不单独接受女记者的采访。”
当他让记者在电子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片,记者紧张写错后,不知所措地看着他。“连小时候怎么擦鼻涕都忘啦?”他说完用手背朝自己的鼻子抹了一下,又放到黑板上擦掉字迹。让记者的拘谨和尴尬减了大半。
在第二次采访时,吕述望拿出几样小道具,神采奕奕地给记者变起魔术来。这些“小动作”引来正在写作业的小孙子的围观。
他待人宽厚。记者之前把“中国没有互联网”的观点写成“中国没有自己的互联网”,他指正了记者的错误,丝毫没有责怪记者。
原以为他对人生的看法会很严谨,受密码学的影响,他却认为任何一个随机因素都可能影响人生的轨迹。“‘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人不过是从母亲身上掉下来的‘柳絮’,随风飘动,所到之处都会影响这颗种子的成长。人生并没有所谓的转折点。”吕述望对诗句的另一番解释,也道出了一种随机的美。
每次交谈,记者总能从他身上发现智慧的光芒和对未来的自信。正如他所说,记者不过是偶然采访他,但他的一些思想已深深地印在记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