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新的”

讲述人:肖华光(陈云秘书)

我在陈云同志身边工作时间比较长。他廉洁奉公,生活艰苦朴素,堪称楷模。

那时候生活困难,他穿的衣服,一年到头布衣布鞋。

1952年他到苏联去,按照国家规定给他定做了一套深蓝色的毛料中山装,1954年他出国到越南去,又定做了一套毛料的中山装,他把这两套中山装当成礼服了,平时不穿,节假日或接见外宾的时候才穿。后来料子衣服穿的时间长了,胳膊底下、膝盖底下都磨破了,于若木同志就同工作人员商量,是不是给首长做一套毛料的中山装。我们就请示陈云同志,他说补一补还可以穿,不要做新的。我们了解他的脾气,像这种生活上的小事,他只说一次,不再说第二次。那之后,我们就利用他出差到上海的机会,把衣服带到上海去。请上海洗染店的老师傅给他织补一下。当洗染店的老师傅知道这是国家领导人陈云同志的衣服时,他们都很感叹,说陈云同志的生活真是朴素。

60年代以前,陈云同志是和全家人一起吃饭的。后来因为他有肠胃病,消化功能差,饭菜做得非常烂才能吃,与家人吃不到一桌去,就给他分开单独吃。他从来不吃高级菜,也不吃山珍海味,就吃普通菜,西红柿炒鸡蛋就算是好菜了。连厨师也说,首长一年到头就吃几样普通的家常菜,我的技术都提高不了。我们就给厨师做思想工作,说这是首长艰苦朴素的表现,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陈云同志经常工作到深夜,很劳累。我们看他身体日益消瘦下来,就和保健医生研究,是不是中餐单独炒一小盘肉菜给他。后来就把这个建议报告给他,他说,我现在比在延安吃得好多了,不必单独炒菜。我们只好作罢。

陈云同志对于人民的穿衣问题也很重视。1961年,他在杭州开会时,亲自给商业部长姚依林打电话,说今年发给老百姓的布票绝对不能比去年少。姚依林说,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意见办。那时候发布票,一年就几尺布。60年代人们穿的都是棉袜子,不结实,穿一个星期多一点就磨破了。陈云同志听说可以用尼龙丝织袜子,他亲自给纺织工业部和外贸部打电话,说你们赶快研究尼龙丝生产,我们要解决老百姓穿袜子问题。

他对小商品生产也很重视。他说你别看这些东西小,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要是供应断档了,供应不及时,老百姓买不到,那就是大事。他亲自给冶金部部长打电话。说你一定要调质量好的钢材给轻工部,生产质量好的针。

无论到什么时候,陈云同志始终坚持原则。林彪的飞机掉下来这件事情,外界很快就传出来了,《参考消息》都登了,陈云同志以为外面还不知道,他可能是参加江西省委扩大会议时得到的消息,参加会议以后,他关起门来写揭发材料,还对我保密,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早从江西化工厂一位同志处知道了消息,比他还早。

我见过他在《列宁全集》上做的密密麻麻的标注,但是他从不跟你议论这些事,只是说列宁的文章针对性很强,都是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出现什么问题了,他来一篇文章解决这个问题,就像中国革命出现什么问题,毛主席写一篇文章解决这个问题一样。

编辑:冯晓淑 fxs09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