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了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论述了如何注重内部审计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内部审计防范市场竞争中的风险,以保证资金安全、资产高效运行,因而是公司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外在表现。它是内部审计部门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在实现审计目标过程中产生的客观效果。在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起制约、防护、鉴证、促进、建设性和参谋作用。正确认识审计的职能,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对企业加强管理及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评价,帮助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立足企业需要,服务于企业。理论界对内部审计职能的界定有多种观点,包括监督和评价职能;监督、评价和鉴证职能;监督、评价、鉴证、管理和服务职能等,其主要职能是监督和服务。
(一)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产生于企业自我约束的内在需要。内部审计的监督以财经法规和制度规定为评价依据,对被审对象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以衡量和确定其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是否正确、真实,其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是否合法、有效,检查被审对象是否履行经济责任,有无违法违纪、损失浪费等行为,追究或解除其经济责任,从而督促被审计单位纠错防弊,遵守财经纪律,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是内部管理科学的需要。监督是检查和审核的过程,并不是最终目的。在监督的基础上履行评价职能,评定被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与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与建议,从而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服务职能
企业内部审计拥有独立地位、独特视角,为其提出比较全面、中肯、可行的建议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内部审计不仅可以对涉及企业局部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各种错弊提出改进或改正建议,而且可以对涉及企业整体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各种错弊提出改进和改正建议,供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他各方面管理层决策时参考。企业内部审计不但通过运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独立、客观地对各责任中心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经济监督和评价,并向管理当局报告,以协助管理当局实现对各层次管理有效履行受托责任的约束,而且在监督、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纠正错弊、防范风险、肯定和推广优良管理的建议,促进各层次管理者改善管理、提高效率,进而有效履行受托责任、改善管理绩效、不断增加企业价值,为管理当局决策服务。内部审计定位于企业、服务于企业,为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企业价值服务。这是内部审计产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内部审计最本质的目的。
(三)监督与服务职能的关系
内部审计的本质既是监督又是服务。监督是基础,通过对受托经济责任的过程和结果的核实,进而独立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向管理当局提出报告,这是内部审计的基础业务技能,也表现为对企业内部各种经济行为的规范和控制。企业内部审计通过自身的特定活动,找出问题、提出建议、推广先进经验,促进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为管理当局作出决策提供服务。内部审计优质的服务有助于监督的加强。内部审计为管理当局提供优质的审计服务,使其及时全面地了解各层次管理者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同时也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促使管理当局及时、准确地向审计人员提出开展审计监督的重点和具体要求,使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职能相辅相成、协同发展。
二、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制约作用
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经营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揭示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制止违规违纪现象,保护国家财产和企业利益。通过检查监督被审计单位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情况,制止违规行为,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2.披露经济活动资料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理合法的反映事实。要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查错防弊,提高会计和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3.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发现问题,查明损失浪费、贪污腐化行为,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提供证据和信息,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审计的“经济警察”的特殊作用。
(二)防护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在执行监督职能中,对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挥了保证、保障及维护作用。
1.为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有力保证。内部审计人员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内控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审计,风险审计及计算机审计,揭示并建议改正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内部审计人员应重视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资产状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随地开展内部审计督查,提出有效措施,经济有效的使用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降本增效,维护财经纪律。通过审计工作,节约资金,减少资金流失,提高经济效益,从而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三)鉴证作用
实行领导班子在任定期审计,有助于监督企业领导依法办事,遏制腐败,促进企业廉政建设,为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考察提拔干部的工作业绩提供依据。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评价企业领导在任期间生产经营情况、遵守财经纪律情况、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肯定成绩,纠正不足,有利于人事制度改革和企业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促进作用
1.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发现影响财务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各种
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进一步挖潜降耗,增加收入。
2.促进经济责任制的完善和履行。通过经济责任制审计,发现制度本身的缺陷,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解决履行情况和责任归属不清的问题。
3.促进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正确协调处理。不定期的开展对企业子公司、分公司的审计,规范下属实体遵章守纪,正当经营,依法办事,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五)建设性作用
1.审查评价企业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披露薄弱环节,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漏洞。
2.审查评价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寻找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消化不利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实践证明,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不是束缚企业的发展,而是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注重内部审计的改进和完善
(一)改进完善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各管理当局面对纵横交错的生产经营系统,不可能直接控制各生产经营环节及有关的经济活动,因此需要健全的审计机制监督各经济责任承担者,使其认真履行其承担的经济责任,揭露违法违纪、营私舞弊、贪污盗窃、损失浪费以及经营管理中的弊端,达到加强控制、严肃制度、加强管理的目的。内部审计在维护财经纪律、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及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提高。
(二)内部审计改进和完善的内容
企业内部审计的改进和完善主要是改革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增强审计独立性,重点在时间上应从事后审计转向事中、事前审计,工作内容应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要建立健全政府审计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体系,逐步推行内部审计人员政府委派制;要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体制,进一步提高内审人员素质;要坚持企业内部常规审计,减少违纪违规问题;要建立并实行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改变内部审计的手段和方法,实行风险审计与计算机审计;要坚持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业绩界定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