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几何纹样是“用各种直线、曲线以及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等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的装饰性纹样。”苏联学者亚历山大洛夫在《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一书中说:“人从自然界本身提取出几何的形式,人类建立起这些图形的观念,首先是因为他们主动的领会了自然界。”几何纹样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概括认识,对现实生活的深化,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已经在彩陶上绘制几何纹样,从商朝到汉代,一直是主流的装饰纹样,此后几何图案经过不断充实发展,到清代时,几何纹样与写实纹样相互组合,形成了细腻繁缛、组织严密、画面充实、色彩明丽的风格。
清代服饰织锦中的几何纹根据构成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组合式几何纹,一般设有骨架,如多边形、龟背形、圆形等,以米字形的结构排列,在骨架内部填充花卉图案和小几何纹,组成一个大的循环,这种纹样层次丰富,端庄大气,八达晕、锦地开光、锁窗纹、龟背纹、球路纹、方棋格子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几何图案。一类是较为简洁的,由单独的纹样以四方连续的方式排列而成,没有骨架,如盘绦纹,水波纹,锁子纹、卍字纹、回纹、方胜纹、菱形纹等。这些纹样除单独使用外,也常和其他图案搭配使用。
组合式几何图案
八达晕又称八答晕,八搭韵。源于建筑中的藻井结构,以米字形作为骨架,向八方辐射,寓意八路相通。在几何框架外分布八个色圈,在圆形、方形的色圈中填充拼合图案,除了八达晕之外,还有六达晕、四达晕,即是在六个或四个色圈内填充不同图案花纹,具有晕色的效果。八达晕早在唐朝时已经开始出现,到了清代,八达晕填充的花纹变小,与几何骨架融为一体。
锦地开光是在铺满的小型几何纹样中留出圆形、花瓣形、方形、多边形的空白,再填充主体花纹的图案形式。画面构图华贵典雅,整体疏密有秩,主体纹样突出,很有空间感,清朝时期十分流行。
在八达晕和锦地开光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锁窗纹,锁窗纹最大的特点是将线条,花瓣形,圆形等几何图案骨骼面积放大,描边,填充多层颜色增加层次,使之在图案中占据主体位置,再在边框中填充纹样。整体看上去如同窗户上纹样,所以称之为锁窗。
龟背纹是以六边形为骨架四方连续而成的纹样,因为形似龟背而得名。古代中国对“六”有特殊的喜好,道家称“天、地、四方,谓之六合,又作六极”,“六壬”代表占卜,也寓意“水数”,同时,龟自上古时期就作为占卜神器,又象征长寿,抽象为六边形的龟背纹,填充上各式花卉纹样,凸显出吉祥喜庆的寓意。此外,龟背纹也广泛用于士兵铠甲之上,取其坚硬之意。
球路纹是由圆形交切组成的纹样,大小不同的多层圆环相互叠加,组成图案的框架,在圆形边框中填充花卉几何纹样,大圆环中填充鸟兽图案。这些大小相切的圆环以米字形结构排序,首尾相接。唐朝以后,球路纹吸收了联珠纹的特点,在边框内加上了连珠图案,并一直延续。如图五中的黑色边框中,大的连珠图案简化成圆点,并保留了白色。
单独几何纹样
盘绦纹是由圆形交叠组成的,边框很细,在交叠出的框内填充花纹图案,体型和八达晕,球路纹相比,通常要小一些。方棋格子是将菱形的边框等距离排列,菱形边框之间填充一些圆形,如意形纹样的排列方式,有的还会增加正方形底纹,如同棋盘落子一般。
水波纹最早是以单纯的曲线,折线平行排列表示连续不断的水流,早期的水波纹是非常抽象的,一直到了明朝,才渐渐变得写实,搭配浪花,鲤鱼,落花等纹样。因此水波纹也属于几何图案的范畴。
锁子纹是从锁子甲演变而来的,锁子甲是在冷兵器时代出现的铠甲,由细小的铁环相套,可以抵御刀剑等利器的攻击。锁子纹是由许多个“Y”形单体纹样排列的,有时与寿字,花朵等纹样搭配使用。
“卍”作为一种符咒,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在清代是十分常见的几何纹样之一,皇家用它象征千秋万代,平民百姓用它祈求万福延续。除了单独使用外,将四个边延长,环环相扣,名为“富贵不断头”。常用于服饰边缘的装饰,如图八,胸口的卍字与牡丹搭配,坎肩的边缘装饰着富贵不断头纹样。
回纹是“卍”字纹变化的一种纹样,马家窑文化中的卍纹有的将四个头分别向内折,形成类似回纹的头。在意义上,回纹也表示着“生生不息,不断回旋”。
胜最早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同时也是祥瑞的象征,方胜寓意同心昌盛,王季思在《集评校注西厢记》中说:“胜本首饰,即今俗所谓结彩。方胜,则谓结成方形者。”方胜纹由两个长菱形相接,寓意“双鱼相交”。除了这种基本型外,明朝时期还演绎出了五个菱形斜着套接起来的纹样。
结语
几何纹样是人们认识自然的成果,是从具象的自然中抽离出的符号化,抽象化的图形。作为一种人们最原始的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方法深入人心。随着现代制作水平的提升,超写实图案也变得轻而易举,几何纹样因其凝练的表达方式和含蓄的意味受到欢迎,越来越多的在设计中运用。几何纹样历史深远,未来也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