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具有彝族舞曲音调特点的歌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采用典型的彝族民歌音调和节奏写成,短小简洁,很适合边歌边舞。作品通过对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中狂欢歌舞这一生活的侧面描写,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民俗文化,并能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以愉快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结合特长表演唱。
习惯目标:培养学生注意聆听、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祖国、团结友爱、团队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十六分音符的掌握。
二、让学生唱好歌曲中的四个称词并对歌曲进行表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绸、碰铃、响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合理布置环境
教师把课堂布置出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并播放《彝族欢度火把节》的背景音乐。学生踏着音乐进教室,并按里外两个半圆的形式入坐。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引导学生踏着节拍,有秩序地对号入座,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
二、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1、坐上开往彝族的小火车,快乐律动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快快坐上老师的音乐列车,一起走进美丽的彝族家园(点击课件小火车,引导学生模仿老师作律动)。
(设计意图:教师简洁自然地导入,能够一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切。小火车律动环节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进入彝族,同时也为学生设置了一条情景线。“坐上音乐列车快乐旅游”,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及积极性。)
2、火车到站,走进彝族
师:火车到站了,让我们赶快下车,一睹彝家的美丽景象!(师结合课件中彝族的风景图片现场解说)
(解说词:彝族是个美丽的地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文化,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彝族服饰与彝族的历史、宗教、婚姻、丧葬、农事、节日庆典的关系极为密切,无一不反映着彝族古老而灿烂的历史、丰厚而博大的文化。彝族的服装也特别的漂亮,姑娘小伙子们身上穿的服装都是他们一针一线手工刺绣上的!彝族人的生活富裕起来,彝乡变了,但只要你到彝族村寨走一走,会发现彝族人特有的朴素和热情还在。)
师:今天,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彝族,做一次彝家人!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教师就彝族风貌进行现场解说与主持。这种形式非常新颖,学生耳目一新,一幅幅美景很快吸引了学生,简短的彝族风土介绍也让学生有走进彝族一睹风采的感觉。同时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仔细观察、认真聆听的行为习惯。)
三、了解彝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彝族旅游第一站:彝族民间艺术馆
1、瞧瞧彝族民间乐器——月琴
师:先去彝族的民间艺术馆看看吧,(点击图片展示彝族民间艺术),咦?看!这是什么乐器?
生:吉他,琵琶……
师:老师也不知道,让我们虚心地向他们请教一下吧。(点至课件彝族乐器,月琴)
师:(点击课件录制的小喇叭)这是月琴,两百年前就在彝族流行,弹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声音清脆悦耳,多用于歌伴奏或独奏等。
(设计意图:小喇叭代替老师进行知识点传授,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迅速掌握并能牢记。)
2、“月琴”教你认识“七个小矮人”,初步掌握歌曲旋律
师:一说到月琴,我们调皮的“七个小矮人”早就跑到谱子上跳起了舞。(点击课件认识音的高低)
师:请找到小矮人,唱出它的音名。(音阶练习、把乐曲中出现的音按顺序进行识谱)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孩子们坐上老师的音乐列车来到了彝族,眼前的一幅幅美景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彝族民间艺术馆的月琴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猜想,教师利用彝族的民族乐器——月琴,将枯燥的识谱教学趣味化,把歌曲中的旋律从头到尾进行了初步的试唱与练耳,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四、重点解析,完成教学
彝族旅游第二站:彝族少年合唱团
1、初听歌曲,培养学生注意聆听的好习惯
师:“七个小矮人”跳着快乐的舞,彝族少年合唱团的朋友们唱起了快乐的歌,你听——(点击课件第一遍播放彝家娃娃真幸福)
师:来到了彝族不会唱歌那可是寸步难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板书)
师:闭上眼睛再次聆听,听完之后你来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点击课件彝家娃娃真幸福再次播放)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之前的识谱教学基础上设计了聆听两遍歌曲,第一遍音画同步让学生简要地了解歌曲,第二遍闭上眼睛带着要求聆听歌曲,做到了有目的地去聆听,培养了学生注意聆听的好习惯。)
2、利用歌词完成节奏教学
①畅谈聆听歌曲后的感受、演唱情绪。
师:慢慢的睁开眼睛,告诉老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②教师带领学生带着感情朗读第一段歌词。
⑧“你做小老师”按照节奏朗读第二段歌词。
(设计意图:在学生开口歌唱之前,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已经在老师的指引下逐个解决了,本环节设计的“你做小老师”也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唱歌曲解决重点和难点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读完歌词之后,相信学唱这首歌就会变得更加的简单,来小声地跟着哼唱一遍吧(点击课件彝家娃娃真幸福第三遍播放歌曲)
①难点部分详细解决
师:老师发现了有两个要特别的注意的地方,一个是连续的四个十六音符,唱一拍,另一个是由两个十六分音符构成了前半拍,一个八分音符构成后半拍。老师看见同学们的小眉毛又皱了起来,其实音乐就是听起来很复杂很难,但是唱出来,拍起来就特别的简单!我们试一下,举起你的双手!边唱边拍!听
师:解决了难点之后你再跟着歌曲自信的演唱一下(点击课件第四遍播放彝家娃娃真幸福)
②重点部分依次解决
师:刚才从小朋友的哼唱中,老师发现了有一个词语出现了四次,它是?
生:阿里里
师:“啊里里”是彝族语言的衬词,起着宣叙情绪的作用,那么歌曲中出现的四次“阿里里”音高上都应该唱成一样的吗?仔细聆听
师:有什么不同?(点击课件一简谱制作课件)
师:对了,第一个和第二个是一样的唱re re re,第三个是mi sol mi,最后是la la la(用手势来辅助三次音的不同高低位置)。
师:对,让我和你们来合作,我唱歌词,你们来拍手唱称词,看谁唱的好。
③注入情感,身临其境的演唱
师:同学们唱完之后,老师有问题要问了:衬词阿里里应该唱得拖沓还是轻巧?仔细聆听
生:轻巧。
师:全体起立,第一段女孩子唱歌词,男孩子唱称词,第二段男孩子唱歌,女孩子唱衬词
④加上辅助音准手势,高难度演唱
师:同学们演唱的太棒了!那现在老师给你们加大难度了,怎么样?有信心接招吗?边歌唱边用手势来画出音的高低!
(设计意图:学唱环节是整节课的灵魂,不管是导入还是律动还是认识七个音乐小矮人都是在为学习歌曲做铺垫和准备,本节课的学唱环节为了避开枯燥单一的重复性的演唱,笔者在每一遍的歌唱中都给学生设立了不同的要求和思考,几遍歌唱之间又都相互联系,随着老师提出的要求和问题,学生也在每一遍的学唱当中有所提高,也是一个逐渐进步,逐渐完美的演唱过程。)
五、知识拓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彝族旅游第三站:彝族群众歌舞剧院
①了解彝族群众歌舞节——火把节
师:你们唱得可真棒呀,同学们坐好,小火车再次启动,继续彝家之旅。(点击课件播放小火车课件并律动)
(设计意图:小火车的律动是贯穿本节课的一个情景串,让学生在同一个情景中学习不同的知识,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整个课堂具有完整连贯的感觉。)
师:好了孩子们,火车到站,你瞧……(点击火把节图片和背景音乐)原来他们在过著名的火把节。你知道火把节的故事吗?
师:火把节的传说有很多种,据说以前有个恶魔放出了许多的怪兽来到彝族,破坏了彝族的庄稼和粮食,这时,有个小英雄站了出来,和怪兽打了三天三夜,最后打败了恶魔,人们点起火把,把恶魔和怪兽一起烧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个英雄,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都会点起火把,欢庆这样的胜利。
②点起火把,动起来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到彝族,让我们也点起爱的火把。一起和彝族的孩子们唱起来、跳起来。
舞蹈组:请几个学生有节奏、优美的地跳起来并舞动红绸模仿篝火。
乐器组:边唱边用碰铃和响板在衬词“阿里里”处拍节奏。
伴唱组:手拉手围成圆圈在“阿里里”处加入“嘿萨”的伴唱和动作。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运用了分层教学,在熟练的掌握了歌曲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技能分层次拓展活动,把在合唱、舞蹈、器乐上有特长的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不同的发挥、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是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的过程,通过合作培养和锻炼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团结友爱、团队协作的意识与习惯。由小集体之间的友爱合作,引申到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合作精神。)
六、评价总结。德育教育主题大升华
师:不知不觉我们彝家之旅已经接近尾声了,怎么样快乐吗?让我们踏上火车,把你的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点击课件播放课件小火车作律动)
师:此次彝家之旅你都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师:是呀,彝族真是个快乐,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我们的祖国大家庭里有56个少数民族,彝族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与彝族小朋友手拉手,把装满幸福的欢乐拨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共同关爱我们的国家,关爱每一个民族伙伴们,让我们肩并肩手拉手把歌声和舞蹈带出教室,传递欢乐和友谊!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教师和学生舞蹈着,跳出教室)。
(设计意图: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整节课的主题升华部分,在此进行德育教育,宣扬民族团结与友谊,从课本的知识延伸到民族精神。本课三处不同的位置设置了同一个活动——“音乐列车”律动,带领孩子们分别走进“彝族民间艺术馆、彝族少年合唱团、彝族群众歌舞剧院”,能够把课堂当中几个重要的环节串联起来,营造一个流畅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