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跟着书本去旅行》纪录片观后感4篇

  2022《跟着书本去旅行》纪录片观后感4篇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寒假里我观看了《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讲述了精忠报国英雄——岳飞一生的传奇故事。看完之后,令我感触很深,久久不能忘怀。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跟着书本去旅行》纪录片观后感4篇。
 

2022《跟着书本去旅行》纪录片观后感

  《跟着书本去旅行》纪录片观后感篇1

  今天我观看了《跟着书本去旅行》的第56集,这一集讲述了作家蒲松龄,怀揣着对他的好奇和尊敬观看了这段视频,犹如让我来到了“聊斋园”!

  首先,我跟随视频来到了一间房前,房门上有一块牌匾,赫然写着四个大字“聊斋俚曲”!忽听一阵沁人心脾的地方小调引领我来到屋内,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正在哼唱着小曲,仔细听,原来曲中都是故事!听完故事的曲调我来到了“狐仙园”,门洞外的两边有两尊狐像,仔细一看一尊狐像的脚边还有一只顽皮的小石狐,它们的头,嘴巴和铃铛都已经被摸得无比光亮。园内的“聚仙峰”上卧着五只可爱的小石狐。在向里走,映入眼帘的就是“婴宁园”,据《聊斋志异》中说,这就是狐仙婴宁居住的地方,并用“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这十六字描写了她所居住的环境十分幽静美丽,犹如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

  其实世间本无鬼怪,蒲松龄先生以饱满的形象与光怪陆离的故事讽刺了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制度和那些贪官污吏们鱼肉百姓的贪婪与腐败,还有蒲松龄先生对美好世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跟着书本去旅行》纪录片观后感篇2

  世界如此之大,中国文化同样也博大精深,在观看了中央十台播出的《跟着书本去旅行》安阳篇后,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更加热爱我的家乡文化——甲骨文。

  通过观看,让我知道了甲骨文的来历和意义。它是在我的家乡安阳被发现的,当时有个人在从药店买的一种叫龙骨的中药上,看到了类似文字的奇特符号,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它的研究。通过研究了解了更多的中国古代历史。在没有发现甲骨文之前,中国夏商以前的历史都是靠人们的传说记载的,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而且也没有得到广大外国专家的认可。是它的出土,让我们打开了通往夏商历史的大门,让我国夏商文化历史有了有力的依据。是它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知道了我们祖先在那个时代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情况。它的意义在于,它不单单代表一种文字,它代表的是一段历史!

  它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我的祖国。我深信,中国历史文化会有更多的、更有意义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去发扬光大!

  《跟着书本去旅行》纪录片观后感篇3

  《跟着书本去旅行》,让我从断壁残垣的土夯遗址穿越到气象非凡的大明宫。由气势轩昂的丹凤门踏进六百多米的宫殿广场,步行约七十五米曲折蜿蜒的龙尾道登上含元殿,站在含元殿上,看着它壮观的“基、础”,遐想起它的“柱、梁”想象出它金碧辉煌的景象,领略它曾经的雄伟壮丽,仿佛随它一起见证了大唐长安的兴盛繁荣。

  大明宫是皇帝接受群臣朝拜的地方,大明宫群殿的建筑空前盛世,展现了大唐的威仪。“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异邦万国的使臣一齐向着皇帝跪见朝拜。诗人王维的诗句勾勒出了早朝的景象气势宏大,万国来拜,标志着大唐的鼎盛气象。更映衬出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跟着书本去旅行,走进唐代大明宫宫殿遗址,更走进它承载千年历史的故事里,感受到了它的沧桑,触摸它的土夯就能意象到它的雄伟风貌。大明宫已成历史,但大国精神开放、包容延续至今。翻阅历史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祝愿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跟着书本去旅行》纪录片观后感篇4

  学校组织观看《跟着书本去旅行》的纪录片,听到这个消息,我迫不及待让妈妈播放给我看。

  今天观看的是《岳飞故里》这一集,主要讲的是岳飞的故事,其中岳飞的《满江红》读起来磅礴大气,我最喜欢这首词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体现出了岳飞满腔的壮志豪情。

  我们是幸福的一代,生活在国泰民安的年代,祖国日益强盛,爱国也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爱国不一定非得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有时,细节上的关注与处理,也能突显我们的爱国情怀,比如见到废纸弯弯腰,遇到费水关关牢,碰到歪苗扶扶正,有人求助伸伸手,脏乱地方整整齐……虽然这些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能擦亮祖国的脸蛋,为祖国增光添彩。

  我相信,岳飞魂,永不灭!如果人人都能学习岳飞的爱国精神,人人都能把自己的爱国心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那么社会将会涌现出大批的“新世纪岳飞”,祖国也将会因他们的存在而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