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在初中时就已经接触过,但是高中化学比初中化学抽象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有效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本文着重研究了激发高中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 化学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7-0063-0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逐步进入主导地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成绩。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情感
每一节课有一个好的开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导入环节要精心设计,吸引学生的眼球,将学生的注意了吸引到课堂上来,有一个好的开始才能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当然,导入环节所占用的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即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
例如,在学习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这一节课时,我将会用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走进新课程:高锟博士在2009年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本身就是一件很大的事件,又是华裔科学家,这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本节课和高锟博士的成就是一个领域的,高锟博士获得的诺贝尔奖“光纤”,这样是从爱国情结的角度引发学生的情感,学生也很想知道“光纤”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奖,这样就成功的把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中来。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也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集于一身,使教材内容活灵活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学习《钠的化合物》这一节课时,我将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前准备时,在网络信息里收集关于钠的化合物的图片,在教学的过程中播放给学生观看,如:苏打、食盐、小苏打等,这样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就能真切的看到生活中关于钠的化合物的实实在在的物品,更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钠的化合物的理解和牢记,同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的能力,多姿多彩的多媒体展示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冲击的效应,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和完成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自主学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有兴趣,才能有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高中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时候,在教学的开始给学生播放唐山地震前的房屋建筑和地震后的建筑图片,从图片上可以看出震前建筑材料是土坯,震后建筑材料多是由钢筋、水泥、混凝土构成的,显然震前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是不利于抗震的,而震后的建筑材料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房屋财产、人身等安全,观看之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震前的建筑房屋抗震性有多大?(2)混凝土的经久耐用与二氧化硅有什么内在联系?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对于学生来说是不陌生的,学生对于相关类似的问题展开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合理设置课堂问题,难易有度
为了更好的促进整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顾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等,因为整个班级的学生能力水平都不是前篇一律的,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离不开课堂教学问题,课堂问题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教师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效果,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这就要求教师设置的教学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简单的问题是针对于后进生而设置的,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后进生加强基础的学习,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调动了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要设置较有深度的问题,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开拓优秀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了班级整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地教学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激发高中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梁桂英,金英学,岳群峰,刘继红,王旭.浅谈高师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
[2] 张建平.漫谈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理科专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