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两种汉译英文本对比赏析

摘要:翻译是一种把源语言所传达的信息用目标语表达出来的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遵循忠实通顺的原则,同时也要保持原文风格与写作技巧。《匆匆》是一篇语言生动活泼,逻辑严密清晰的散文。本文对比了朱纯深先生和张培基先生的《匆匆》译文,分别从选词,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翻译中应该注意的地方,为读者在散文翻译方面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匆匆》;对比赏析;散文翻译;英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12-02

一、引言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美散文,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28日,正值“五四”运动落潮期。[1]身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朱自清面对着落潮期的现实情况,失望,寂寥,惆怅的感情涌上心头,但是坚强的他并不甘心沉沦,而是站在“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人生理想。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一文中的内容)。文章围绕“匆匆”展开叙述,以委婉细腻的笔触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流逝具体化,拟人化,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日匆匆的惋惜以及对虚度年华的无限感慨,揭示了旧时代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苦闷彷徨的复杂心情。

二、作者背景及其写作风格

朱自清,本名朱自华,1989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東海县。1916年秋天,朱自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改名朱自清。那时的北京正处在新文化运动浪潮汹涌之际,而北大也作为了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这场运动让从小浸润在传统文化中的朱自清大开眼界。他就像干渴了很久的人找到了一眼甘泉,迅速投入到新文化的怀抱。1921年1月,朱自清一方面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另一方面,“五四”运动开始进入短暂的低潮期,革命者们开始迷失彷徨。而离开北京风起云涌的大环境,安居相对平静的杭州而言,也是朱自清对现实感到失望。这种矛盾复杂的情绪在其心里挥之不去。某一天夜里,朱自清独自在昏沉的灯下面对漫漫且寂寥的长夜,忽然间产生了一种说不清的愁绪。他提笔成文,将“这宗心事写成一诗,名曰《匆匆》”(朱自清:《1922年3月26日致俞伯平信》)。

在《匆匆》一文中,朱自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用诗一般的语言结合散文的风格,细腻地描绘了时间流逝的踪迹,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转化为了具体的物象,将自己的万千感慨依附于燕子、杨柳、桃花等多种客观的大自然景观中,引发了忧时、惜时的深长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也向读者警示实际的匆匆流逝。

三、译作对比分析

从文体类型上来看,《匆匆》属于一篇随笔散文。因其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这一篇本不是诗的文章,同时具有了散文和诗的特点,虽然没有诗歌中语言的绝对押韵,但却注意到了语言的节奏,其内容也富有诗意。但这样一篇经典之作要翻译成英文却实属不易。首先,译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化修养;其次,译者要能准确的理解原文,把握其风格等等。老舍曾说:“假若文学译文仅顾到原文说了什么,而不管怎么说的,读起来便索然寡味。”[3]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特别重视作者的描述方式,不要轻易地改变作者的表达方式,否则便有可能会改变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文章的美学效果。”[4]这样一篇优秀的散文,翻译者自然也是众多,本文选取了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两个译作——朱纯深,张培基进行对比分析。这两位大师都是学者出身,多年来从事翻译教学与研究,并且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译作问世。但毕竟译者的理解与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必然有些差距。因此,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肯定也是各有侧重,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笔者将原文与译文对比如下,尝试着找出两位译者译作的差别之处,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翻译思考。

例1:标题: “匆匆”

解析:“匆匆”二字在中文中有两种解释:1.形容十分急忙的样子;2.形容时间过得飞快的样子。在第二种解释中这一词含有忙乱、无奈之情。作者选用‘匆匆’一词做标题,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一词不仅代表了作者面对着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时的茫然,还将作者在岁月磨砺中前行的落寞,四处徘徊却找不到方向时的无力展现的淋漓尽致。下面让我们来鉴赏两位译者的译法:

朱纯深翻译(下简称朱译):Rush

张培基翻译(下简称张译):Transient Days

对比赏析:朱先生在这里将“匆匆”翻译为的“rush”,考虑到“rush”一词是一个短元音单词,在发音时会给人一种急促感和紧迫感,能让读者产生共鸣,更能体现出匆匆之感,但rush在字典中的解释却为仓促、急忙。解释下来,整个词就缺乏了美感;相比较张培基先生译的“transient days”,就稍逊色了一些。Transient的意思是:“短暂的”,在英文中的解释是:Transient is used to describe a situation that lasts only a short time or is constantly changing. 张译选择这一词就刚好体现了作者想表达的“短暂,时光飞逝,不知不觉”等意思。

例2.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解析:这一句是文章的开篇之句,作者一口气用了三个排比句,通过燕子,杨柳和桃花同日子的对比,借物起兴,烘托出了匆匆逝去、了无痕迹的时光。在第一句的描写中,作者的重点没有放在对景物的细致描写,而是着重于将读者带入春景中,让读者进入画面,情绪受到感染。在翻译时,两位译者的处理方式也是有所不同。

朱译: Swallows may have gone,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 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 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

张译:If swallows go away, they will come back again. If willows wither, they will turn green again. If peach blossoms fade, they will flower again.

對比赏析:1.句式以及修辞方面:对这一句话的翻译,张培基采用了同样的排比句式,通过使用三个“If…..again”的句式,力求与原文形式保持一致,而朱纯深先生的译文,前两句采用了相同的“may…...,but there is a time of..”,但最后一句却改变了句型,在笔者看来,原文的三个排比句就是因为句型一致,所以能带给读者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带动读者情绪;如果在最后一个排比句时,句型摇身一变,可能会减弱原文气势。2.逻辑方面,张译的“if”与朱译的“but”都将原句中隐藏的让步关系依赖出来,让译文逻辑清晰,更符合原文意思。最后,两位译者都将原句中每个分句的后半句的主语译了出来,用they实现了衔接,使得译文更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例3.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解析:这句话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一疑问,步步紧扣,将心中怅然若失的情绪清楚地表现了出来。

朱译:Now, you the wise, tell me, why should our days leave us, never to return? — If they had been stolen by someone, who could it be? Where could he hide then? If they had made the escape themselves, then where could they stay at the moment?

张译:But, tell me, you the wise, why should our days go by never to return? Perhaps they have been stolen by someone. But who could it be and where could he hide them? Perhaps they have just run away by themselves. But where could they be at the present moment?

对比赏析:1.选词方面。两位译者在这句话都采用了“wise”一词来进行翻译,“wise”在英文中本身就用来形容(人)充满智慧的,英明睿智的;而且它也常常被用语文学作品中,因此,二者在此词的把握上是很准确的;除此之外,两位译者对细节的处理之处也有不同。首先,是对“去”的翻译,朱译为“go by”,而张译为“leave”; go by:If you say that time goes by, you mean that it passes.有一种强调时光流逝,转瞬即逝之感;而leave仅仅强调事物已经不再原位置,没有赋予感情色彩。还有就是关于“逃走”的译法,张培基先生将其译为 “run away”,沿用了原文的拟人手法,是译文显得诙谐幽默;而朱纯深先生将其译为“made the escape”,虽然意思相近,却未能体现拟人的手法。2.句式逻辑方面,第一句中“是…..罢”句型,朱纯深先生采取“if”来翻译,这是形合的体现;而张培基先生却采用了虚拟语气的翻译方式,表现出了原文作者想找出时间的原因,但对自己的猜测又表示疑问的心里活动。

例4.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解析:这段话中,作者首先以第一人称“我”开头,不仅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而且也是非常自然地将“我”融入文中。文中的“确乎”二字也就是“的确”的意思。“八千多日子”是指作者人生中至此已走过的岁月,这里作者用了极度夸张的比喻,将“八千多日子”比作了“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将“日子”比作“时间的流”,从而更加衬托了“匆匆”的气氛,指出了时间的无情,生命的短暂,因此才有下文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朱译: I do no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to spend, but I do feel my hands are getting empty. Taking stock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eight thousand days has already slid away from me. Like a drop of water from the point of a needle disappearing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soundless, traceless.

张译: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Counting up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8,000 days have already 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 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quietly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对比赏析:这一段笔者从一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赏析。1.选词方面:“渐渐空虚了”一词,朱先生选用了“getting empty”,而张先生选用的是“wearing away”,我們首先来看看在字典中二者的解释,“get empty”: (生活或某段时间)空虚的,枯燥无味的;“wear away”:磨损,消逝。二者在意思上都与原文不想上下,但笔者认为从文章的意境美以及作者的表达意愿方面来看,“wear away”更能表现文章中时间是渐渐消逝,日子的确是可以掌握在手中,却又会是从指缝中溜走的这一层意思;2.从修辞方面来看:将“八千多日子”比作了“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体现的是一种比喻的手法,两位译者再次都用了 “Like a drop of water…. the ocean”这个句型,用like很好的将这种修辞手法翻译了过来。3.句型的翻译,笔者认为在最后一句的翻译中,张培基先生补译了一个分句“at the thought of this”, 相比较与朱纯深先生的就更胜一筹,他将文中作者因时间的过得太快又无任何成就而导致的内心愧疚懊悔的一层逻辑关系也译了出来,通过“this”来取代前文所提到的东西,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贴近原文意思。4.时态方面,在这一方面的翻译,二位译者都采用了一般现在时,但都在翻译“滴”这个词时,都用了现在进行时,强调了时间匆匆,无时无刻都在流逝的感觉。

四、结束语

从朱纯深先生和张培基先生的两篇译文来看,都很好地将散文《匆匆》的内容翻译出来,但由于朱自清的散文不仅具有传统散文借物抒情的特点,而且还具有诗词语言的特色。因此,两位译者在处理原文翻译时也有许多不尽相同的地方,虽然各自都有一些小小的纰漏,但不足以影响两位大家的译文质量。由此可见,在翻译此类文章时,译者不仅需要翻译出原文的意思,同时也需要翻译出原文的韵味或意境美;机械的翻译只会使原文丧失其原有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影响读者对原作的理解与欣赏。总而言之,要翻译好诸如朱自清先生写的这一类散文,译者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功底,熟练掌握各种翻译技巧;在此基础上,译者还需要查阅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原作者的写作风格,力求做到保持原文写作风格与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准确传达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参考文献

[1]薛功平.朱自清散文《匆匆》赏析.[J]. 科教文汇 (上旬刊),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2008,(7)

[2]曾玉. 品析《匆匆》的文学意蕴[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4,(2): 84.

[3]申雨平,戴宁.实用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08

[5]曹明伦.散文体译文的音韵节奏[J].中国翻译,2004,(4).

[6]杨晓琼.论英汉叠词的比较与翻译[J].科技信息,2009,(20).

[7]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8]高健. 翻译与鉴赏[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侯丽(1991-),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学历:研究生,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研究方向: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