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汉子”檀霞:22年为梦想而战,耕耘心中的“科教王国”


打开文本图片集

拿奖专业户、女汉子、工作狂……她用22年的耕耘缔造了自己在科技教育事业上的“王国”。她最不喜欢的2个字就是“辛苦”,她觉得越忙越踏实、越满足。她最喜欢说:“反正l天只有24小时,在家躺着也是24小时,我在这儿工作也是24小时,躺着就没有任何收获。而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时间越长收获也就越多,走过的路也就会比别人的多,我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她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第五中学特级教师檀霞,全国首批“高级科技辅导员”(全国仅60人),广西十佳优秀科技教师,首届广西青少年科学节先进个人,北海市第1批中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她自信干练、热血全能。作为一名优秀的科技辅导员,她获得市级以上奖励证书超过100张,拥有2项实用新型专利。她始终相信,成功不仅是你拥有多少,更重要的是你帮助过多少人,有多少人因你而感动,因你而成长。在科技辅导这条路上,她是传播者,也是收获者,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拿奖到手软,活出生物教师的精彩

檀霞1994年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一直于北海市第五中学担任生物教师。她除了担任生物学科的教学之外,每周还要在周二、周三下午带学生开展生物校本课程,带领学生走出学校找草履虫、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等,还开展各种趣味科学体验活动。看着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进到她的小组,年轻的她不由得升起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暗暗下定决心要带着她的学生体味生物世界的美。

1997年,北海市教育局电教站的周如强老师找到她,动员她带领学生参加第4届生物百项活动,结果她组织学生开展的“北海五中部分教室空气细菌的检测”“大蒜汁抑杀菌作用的实验”2个项目旗开得胜,双双获得自治区二等奖,其中一个项目还获得了全国三等奖。这是她在科技辅导上的首秀,也是她“拿奖到手软”的开始。

自此,檀霞对科技辅导一往情深,走上了科技辅导员的不悔之路,活出了自己独有的精彩。檀霞说,科技辅导是她的兴趣爱好,正是这个发自内心的爱好,让她忘记了辛劳,忘却了得失,为学生甘当“绿叶”。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自己的收获越来越多。比如,在作针对北海珍珠的现状调查项目时,为了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她们登上了一艘渔船前往中国南方7大古珠池中保存最完整的乌坭珍珠池考察,见证了古珠池孕育出新珍珠的奇迹。

“酷暑、寒冬,各种户外和室内的环境,时刻考验着人性。如果不是真的喜欢,肯定早就放弃了。”檀霞坚定地认为,自己能坚持22年的动力就是真心喜欢,这种喜欢与金钱无关。这就好比她妈妈喜欢粤剧一样,你如果不让她唱,她就会觉得不自在。

至今,檀霞也为自己的这份坚持找到了幸福感和成就感。从1997年开始涉足科技活动起,檀霞辅导的学生获得了国家级奖l4个、省级奖63个。个人撰写方案、设计教具获国家级奖2个、省级奖6个。她因教研能力出众,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创新,被推选为学校“十大名师”之一。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

成长因梦想而精彩。檀霞当年把自己的生物老师当成心中的偶像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如今她也成了学生心中的偶像。曾经有个学生特别喜欢她的小组,每次在做实验前,他都会早早来帮檀霞准备实验。实验结束后,这个孩子也总是最后一个走,帮她收拾实验器材。没过多久,这个孩子对实验室里的所有器材如数家珍。有一次别的老师问他未来想做什么,这个学生很开心地说,自己要做一名生物教师。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听到这一消息的瞬间,檀霞非常自豪,她很开心后继有人了。

“为学莫重于尊师”,至今师道光芒闪耀,源自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坚守和无私奉献。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就要有一桶水。每年的辅导项目,檀霞都通过查文献、问专家等途径和方式,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檀霞说,早期因为受科研能力及设备的局限,带学生开展的实验课题还停留在微生物检测、植物种养等简单问题上。但随着家长的支持、专业机构的帮助,她的干劲更大了,带着“脑洞”越来越大的学生们从家庭和校园“玩”到了校外,课题越做越专业,获奖级别越来越高,她和她的学生几乎成了拿奖专业户。

除了得奖带来的肯定,一些学生对科学实验和研究的痴迷,即便上了高三,学业繁忙仍积极参与。此外,在课题挖掘上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也同样激励檀霞在这条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几年前,有个学生叫余静,明知道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对她的高考已经不可能有任何自主招生的作用了,她还是在高三时期制作出“胰岛素基因合成蛋白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的模型”并获得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成果竞赛三等奖。在上大学之前她跟檀霞说:“老师,建议您带学生做一下空气凤梨的实验,因为它是不需要水、不需要肥就可以生长的植物,非常值得探究。”她为学生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感到自豪和欣慰。

教师有光才能照亮别人

“其实,在科技辅导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失败的案例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专家的视角,什么叫社会责任感,什么叫慈悲之心,同样可以让学生受益一生。”檀霞说,她曾经指导过一个关于现挤牛奶中抗生素的检测项目,按她们的想法就是,用现挤牛奶做酸奶,如果酸奶发酵不成功,就说明它里面含有抗生素,把乳酸菌杀死了。

她们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简单的检测方法而沾沾自喜,但是评委来到学生面前说:“你们这个项目不可能得一等奖,一是酸奶發酵不成功的可能原因有很多,不见得一定是含有抗生素的缘故。更最重要的是,如果对你的项目进行宣传引起社会的恐慌就不好了。你也许看到过一些例子,由于一些夸大的报道,导致奶农的奶无人接收被迫倒掉,导致生产的果子烂在树上、倒在路边……”

没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科技辅导的道路上,檀霞也逐渐发现了自己的瓶颈。2017年,檀霞萌生了组建团队的念头,她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个人的项目、专业是有局限性的,但如果通过团队,项目的覆盖面就能变得更广。2017年3月,北海市教育局在第1批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中设立科学这一学科,檀霞成功成为唯一一个科学类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之后,她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团队。

教师有光才能照亮别人,好老师成就了学生,同时,这些学生也成就了好老师,互为背景,彼此辉映。怀着敬畏之心对待学生,教师也会获得自身的成长、丰富与完整。

这几年,为了深入耕耘科技教育,檀霞多次用尽各种方法做好自己的分内事,积极参与组织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普下乡等活动。她总在满负荷工作,总在无私奉献。

檀霞除了在其本职工作——生物教师的岗位上表现亮眼外,作为学校科研处主任,她坚持勇挑重担,常年超工作量,平均课时达到272节/年,最多时担任2个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年课时超过400节。她希望能够运用更多形式和更多时间把科普推向更广阔的天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科技活动很精彩,很好玩儿。

家庭引导得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很高

“谈到成长,许多教师可能会想到前辈的引领,会谈到同伴的帮助,但时常会忽略一个重要的资源——学生。”檀霞说,好老师会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人,尊重、理解和欣赏他们,不高高在上地说教与指责。

曾经有个孩子被父母抱怨,孩子是个“黑客”,攻击国外网站看动画片。这个在父母眼中不务正业的孩子,在檀霞看来大有前途。一个孩子不能死读书,对于孩子喜欢的事,大人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上。“他喜欢就让他做。”她把这个孩子拉到自己团队让他参加创新大赛,激发他探究的兴趣,让他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正确的電脑操控方向上。如今这个学生大四还没毕业,已经成为多家IT公司争抢的稀缺人才。

作为科技教师,也作为家长,檀霞从自己孩子4年级开始就带他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她说,参与其中就会有收获,孩子至少学会了跟人沟通,跟专家交流,也在成功和失败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然而,跟国外相比,目前国内学生的好奇心或者创新能力,基本来自于家庭的引导。如果家庭引导得好,这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高。她希望人们能多多关注和宣传科技教育工作,多为科技辅导员“说一些好话”,让她们在社会上的地位稍微提高一点点,这样科技辅导员队伍就可以开开心心地为国家、为孩子们多奉献一些。

科技辅导工作确实很艰辛,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深有体会。有时,一个项目的指导时间跨度在几个月,从选题、实验、论文撰写、项目申报、面试答辩等方面都要对学生进行详尽的指导,这除了对自身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之外,更是需要大家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因为绝大多数的科技辅导员是无偿为学生服务的。

檀霞说,能获得全国高级科技辅导员认证,她非常高兴。经过资格审查、业绩成果评审、笔试和答辩的层层选拔,如愿成为其中一员,她非常幸运,这是科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荣誉。她始终坚信,只要沉下心来,每个人必然会在科技辅导上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