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赣南三年游击战争诗词赏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陈毅在赣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虽身处险境,却斗志昂扬。战斗之余,他诗情满怀,写出了《梅岭三章》《赣南游击词》等脍炙人口的军旅诗词,描绘出一幅可歌可泣的赣南游击战争的历史画卷。在这些诗词中,忠贞不渝的革命气节和豁达乐观的革命豪情跃然纸上。文以载道,这些诗词承载着陈毅及赣南游击区军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时隔多年,我们仍然能从那灵动的诗句中领悟丰富的精神内涵。

依靠群众是胜利的保障

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南方各省的留守红军和游击队则坚持斗争,陈毅与项英一道,以江西省信丰县油山为中心,领导开展了艰苦卓绝的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他们在恶劣的条件中能生存下来,并取得最终的胜利,与人民群众的支援是密不可分的。

游击队当时面临的处境十分艰险。一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为了躲避大规模的“搜剿”,游击队员主要的活动区域在深山老林,这里地形复杂、资源短缺,居无定所、条件艰苦,正如陈毅《赣南游击词》中描述的“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游击队员们长期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日子。二是敌情复杂。《赣南游击词》中描述道“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当时的游击斗争形势非常严峻,敌人时不时进行搜山、“清剿”,战士们稍不留神,就有被敌人跟踪、暗杀的危险。

在如此艰苦的斗争环境下,赣南游击区人民没有袖手旁观,他们倾其所有,对游击队进行支援。他们不仅冒着生命危险给游击队送粮食、送干菜,而且想方设法为他们送情报、做掩护。敌人逼问游击队的去向时,他们宁死也不开口。项英1937年12月7日在延安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中高度赞扬了游击区群众无私的奉献精神。他说:“我们这两年多的游击战争,是一种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主要的基础是依靠在群众力量上。没有群众的拥护和参加,不能战胜敌人长期的不断的‘进剿’,不能对付敌人大规模的抄搜,不能打破敌人的封锁线,保证长期的给养的供给,使我们清楚了解敌人的情形,而敌人不知我们的实际行踪,也不能在敌人集中和交通便利的狭小山地与敌人坚持斗争到底,以致最后战胜敌人。”

在敌人实施长期围困的战术下,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赣南游击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所以陈毅在《赣南游击词》中写道:

靠人民,

支援永不忘。

他是重生親父母,

我是斗争好儿郎。

革命强中强。

灵活机动的军事思想

在赣南游击战争早期,由于对当时整个斗争形势估计不足,中共中央主张游击队要全线出击,以达到保卫苏区、御敌于根据地之外的目的。这种冒险的做法使得留守红军过早暴露,使部队遭受了严重损失。以赣粤边地区为例,1935年3月,留守红军主力在信丰县油山会合时,人数仅剩千余人。

惨痛的教训,也让项英、陈毅等人转变了军事战略。长岭会议制定了“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正确方针,对赣粤边的游击战争作出了全面部署。游击队在一次次反“清剿”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项英、陈毅曾把这些经验概括为一些基本原则:不是盲目地有仗就打,而是有目的地打;要打能扩大政治影响的仗,打能发动群众的仗,打能得到物资补充的仗;不打硬仗,而是“赚钱就来,赔本不干”,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在这些原则指导下,红军游击队坚持公开斗争与半公开斗争相结合,武装斗争与地下党的内线工作相结合,武装斗争与群众斗争相结合,非法斗争与合法斗争相结合。在武装斗争中,红军游击队坚持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时而集中,时而分散,时而活动,时而隐蔽,声东击西,神出鬼没,使敌人捉摸不定,而红军处处主动;善于运用夜袭的战术,努力做到歼灭敌人,而自己一个不亡不伤;利用地形地物打伏击战,常常打得敌人晕头转向。

后来,随着游击战争的持久开展,各个游击队在游击战术的运用上,更是达到了“最精彩的阶段”。为了便于一般不识字的同志记忆,项英、陈毅还把这些游击战术编成歌诀:

团结群众,配合行动;支配敌人,自己主动。

硬打强仗,战术最忌;优势敌人,决战要避。

敌人正面,力量集中;攻打费力,又难成功。

敌人侧翼,力量虚空;集中兵力,坚决猛攻。

驻止之敌,施行袭击;行进之敌,采用伏击。

动作突然,敌难防范;不行火战,白刃来干。

行迹飘忽,敌难追踪;死板不动,挨打最痛。

胜利要快,进攻进攻;保守主义,革命送终。

赣南游击队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突然袭击、出敌不意的游击战术,先后粉碎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和粤军余汉谋部以及地方保安团三四万人三次大规模“清剿”,保存了自己,打击了敌人,建立和发展了游击区党的组织和革命队伍,使革命红旗始终在赣粤边高高飘扬。陈毅后来在《赣南游击词》中,对这些游击战术,进一步作了具体的形象的概括:

讲战术,

稳坐钓鱼台。

敌人找我偏不打,

他不防备我偏来。

乖乖听安排。

豁达乐观的革命豪情

陈毅写的《赣南游击词》,是对当时游击队艰难的生活条件生动描述,也是他和游击队员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

由于敌人多频次、大规模的“砍山”、搜山,阻断游击队与群众的联系,当时游击队员的生存条件很差,游击队经常处于缺衣断粮的境况,大家只好用野菜充饥。有时,没有锅做饭,大家就地取材,从山上取来一截竹筒,捅开竹节,装进米和水,用泥巴封住两头,横放在火堆中,等到竹筒将要燃着时,劈开竹筒就是熟饭。乐观的游击队员还自编歌谣:“一根竹子大又长,捅开竹节把米装;烤上一堆闷星火,掏出米饭喷喷香。”

局势不紧张时,战士们也积极想办法“改善生活”:摘杨梅、挖竹笋、捉蛇、掏马蜂窝。陈毅在《赣南游击词》中就有描述:

天将午,

饑肠响如鼓。

粮食封锁已三月,

囊中存米清可数。

野菜和水煮。

叹缺粮,

三月肉不尝。

夏吃杨梅冬剥笋,

猎取野猪遍山忙。

捉蛇二更长。

游击队没有房子住。雨天,大家撑把伞在大树底下,背靠背地坐着睡。晴天,就往古坟的石板一躺,仰卧着看星星月亮。赣南一开春就是雨季,几乎天天下雨,靠把伞撑着,人整天泡在雨里,夜里简直无法入睡。特别是深山密林,春寒长,秋凉早,夏天也往往是夜凉如水,露浸肤寒,冷得人被冻醒。陈毅在《赣南游击词》里,用明如白话、饶有风趣的诗的语言,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天将晓,

队员醒来早。

露侵衣被夏犹寒,

树间唧唧鸣知了。

满身沾野草。

遇到雨季,困难更甚。他还写着:

夜难行,

淫雨苦兼旬。

野营已自无篷帐,

大树遮身待晓明。

几番梦不成。

当然,遇有山洞的地方,他们就在洞里过夜。1935年冬,赣南下了一场几十年未有过的大雪,树枝上茅草上,到处挂着一串串冰凌,粗得像一根根冰棍。冷风吹来,相互撞击,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有的碰断了,就“哗……嗞”直溜到山下。战士们衣着单薄,就这样在森林和石洞里,度过无数的风雪之夜。

那个时候,“风击悬冰碎万瓶,野营人对雪光横”(陈毅诗《雪中野营闻警》),不能说是不难;“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野营转战车”(陈毅诗《野营》),不能说是不苦;日搜夜剿“满山抄”,不能说是不险。但是,项英、陈毅与大家同甘苦,共患难,亲密无间;绝大多数共产党员和游击战士,从不叫苦。不论是在杳无人烟的深山里,还是在昏暗潮湿的森林中;不论是遇到狂风暴雨的袭击,还是遭受饥寒交迫的窘境,大家总是谈笑风生,乐趣融融。而且只要条件许可,大家就小声唱起红军歌曲、新山歌和赣南采茶调来。特别是陈毅,更是胸怀坦荡,泰然处之。他当时写下的那些诗篇,充分地反映了他那豁达乐观的革命豪情,对革命前途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心。

矢志不渝的革命信仰

在陈毅所写的赣南三年游击战争诗词中,我们还可以读出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以及为革命牺牲一切的博大胸怀。1936年冬,敌人先后调集了4个营的兵力,把梅山团团围了20多天。游击队员们忍饥挨寒,翻山越岭,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把草鞋都磨穿了。就在梅山被围、九死一生之际,身带伤病的陈毅对党对人民的耿耿忠心,激励着革命的诗情喷薄而出。他日夜伏在丛莽间,写下了他那豪气入云的“绝笔”: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这首《梅岭三章》是无产阶级的《正气歌》,是激励后人为真理而冲锋陷阵的战斗号角。它壮怀激烈,唱出了陈毅坚贞不屈、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共产主义情操。“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表达出陈毅面对死亡时的坦荡胸怀和对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在革命胜利和人民的大义面前,个人的生命有何可虑,取义成仁的博大胸怀展现得淋漓尽致。“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面对死亡,陈毅一句“断头今日意如何”的反问,体现出革命者对个人生死的无畏,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跃然纸上。在回忆革命初创时期的艰难困苦后,陈毅并没有继续追忆困难,而是笔锋一转,“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将生死置之度外,思考着在九泉之下继续坚持革命斗争。陈毅在自料必死的万般危急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那种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植根于坚信共产主义的伟大抱负。

诗以言志。陈毅所作的赣南游击战争诗词,不仅仅是格调高雅的文学作品,也是描绘赣南军民坚持游击斗争的缩影,更彰显了赣南游击区革命者伟大的革命精神。这种革命精神,是植根于人民群众的,蕴含着灵活机动的军事思想,体现了豁达乐观的革命豪情和矢志不渝的革命信仰。这种革命精神,成了支撑陈毅以及南方游击区军民坚持斗争的巨大精神力量,为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 陈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