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挑战知识产权桎梏】屠呦呦诺奖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中美进出口贸易中争论的焦点,知识产权纠纷是中美企业间纠纷的主要内容。然而,在解决纠纷时中国总是当被告,让美国的官员和资本家指着鼻子骂“小偷”。   但是,很多有识之士认为,我们在保护知识创造者利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知识使用者的利益,使两者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不允许发达国家借口知识产权问题干扰和压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图谋得逞,更要防止发达国家把知识产权作为保持和扩大其垄断霸权地位的武器。
  
  逐利的本性正在扼杀公益需求
  
  2009年11月25日,40名全球学术界知名人士,其中包括两名诺贝尔奖得主,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签署了“曼彻斯特宣言”(Manchester Manifesto)。该宣言号召各国政府重新评估当前的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制度,重新思考科学知识商业化的问题。
  领衔签署该宣言的诺贝尔奖得主之一、2002年医学奖获得者、曼彻斯特大学生物学家约翰・萨尔斯顿(John Sulston)是国际著名的人类基因排序方面的专家。他在谈到发起“曼彻斯特宣言”的原因时说: “当我听到人类基因都已被置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之下时十分惊讶。基因是自然之物,而不是人的发明。它是人类丰富遗产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把对于重大疾病(如癌症)的研究限制在那些能够支付专利费的人们手里。”当他得知两个与乳腺癌和子宫癌密切相关的基因已被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yriad Genetics抢注专利之后,愤怒地批评道:“现行的管理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方法对许多普通人只有负面效果。目前知识产权制度是错误的,它是强国影响制定游戏规则的结果,这种结果只对他们自己有利。”
  
  专利制度经常遏制发明
  
  11月26日,英国卫报就“曼彻斯特宣言”发表了一篇题为“知识产权是怎样束缚科学的?”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事实上,专利制度经常遏制发明而不是促进发明。例如,正当新药专利呼之欲出之时,医药公司就会买断竞争对手的专利,其目的是为了阻止该专利成为新产品上市。而且专利产品(特别是药品)的价格往往大大超出其成本和台理的利润。
  知识产权也渗透到了科学活动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大学里,尽管公众已为他们的科研与创新掏了钱包,但是他们仍通过专利再把这些创新成果卖给公众以取得商业利益。科学知识商业化的动力已不仅限于应用研究领域,而且已扩展到了基础研究领域。这样一来,即使最纯粹的对知识的追求也已被对利益的渴求所颠覆。这对于有利于公益的科学的发展带来了非常现实的危险。
  文章接着指出,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平衡科学作为一个产业的需求与对那些迫切需要科学产品的人们的保证。公众利益和人道主义的体现必须超越对经济利益的关切。
  文章特别指出,知识资本的不平等,使发展中国家由于基本健康和发展的需求而沦为技术先进国家的“人质”。知识产权制度已出现了阻碍人们获得知识和自由交流思想的倾向,往往阻碍了科学进步和阻止人们获得相应的产品。
  文章最后指出,“曼彻斯特宣言”探讨了上述问题,并指出了未来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该宣言号召有关各界人士共同寻找让科学成果惠及最需要人群的更佳方式,并要求西方国家政府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以增强他们的科研能力。
  
  阻碍穷国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重视知识创新,对知识产权保护要求高,也有能力承受和调适知识产权制度缺陷带来的负面效应;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则相反。不仅其知识创新的能力较低。而且很难承受和调适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带来的负面效应。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客观上正在起着限制和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需要与时俱进地加以改革。
  “曼彻斯特宣言”为解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平等和不平衡的现状提出了质疑、批评和建议,呼吁全球学术界对此加以关心和重视。对于经常被西方国家批评为“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