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泰山”利益链】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这是一门新的生意,不要技术,不需厂房,打的是庙宇的主意,靠他人的虔诚和信仰攫取暴利。   承包寺庙,已成为一些旅游景区真实的现象。出资人与寺庙管理者――政府职能部门或村委会――签订合同后,前者拥有规定期限内的寺庙管理经营权,向后者交纳一定的承包费用,再通过香火等收入赚取利润。   这项“生意”的利润如此巨大,以至于一些人以和尚、尼姑或道人之名,签招聘合同,每月领工资,上班“礼”佛,下班还俗,收入堪比白领。   寺庙被承包,宗教场所变身经营场所,不仅是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已侵入了正常的宗教生活,更是由于对寺庙的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以及各级利益方均想通过“宗教搭台”让“经济唱戏”,最终使得信众的“信仰”迷失在商业的“承包”之中。      如果你是泰山管委会的员工,有着雄厚的资金,并且在竞标中获胜,那么你就可以在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上承包一座寺庙。   这出戏的流程很简单,通过内部竞标胜出的出资人与寺庙管理者――泰山管委会(以下简称“泰山管委”)签订合同,前者拥有寺庙规定期限内的管理经营权,并向后者交纳一定的承包费用,而前者再通过香火等收入赚取利润。   在利益驱动之下,承包者们使用种种伎俩裹挟游客,也就形成了一条在宗教外衣之下,由公权力转包,承租双方获益,游客埋单的利益链。      顺客   对于这条利益链,游客一般是从感受热情的服务开始。当游客走出泰山火车站,就会有出租车司机揽客,并主动介绍泰山的风土人情,特别会着重推荐烧香灵验的寺庙。   在泰山,儒、道、佛并存,共有庙、宫、观等建筑群29处,最为著名的是泰山奶奶庙。泰山奶奶,即碧霞元君,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能为百姓消灾解难,以致香客络绎不绝。   泰山一年四季香火不断,特别是在每年阴历三月十五,碧霞元君生日这天,几万名香客涌上泰山,烧香祈福,保佑平安。虽然泰山上不少寺庙都叫奶奶庙,可真正的奶奶庙只有山顶的碧霞祠,由道教组织管理。   令人不解的是,除了碧霞祠外,其他庙宇却是另一番景象:寺中无僧,观中无道,只有身穿灰色工作服,佩戴服务证件的工作人员不时询问游客是否烧香许愿。   游客进门后,工作人员便会介绍各种香的价格,从百元至千元不等,以666元、888元、999元的香最为显眼。烧完香后,大殿中的“大师”还会为游客看面相或手相,并让游客买纸元宝、护身符等,甚至会劝游客在功德簿上留名,代价是交几百元到上千元的“功德钱”。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只要游客有消费,送客出租车司机就会得到20%到30%的提成。在泰山,这样专门为寺庙拉香客的人被称为“顺客”。顺客大多是当地人,有的兼职,也有专职,他们看到游客会极力劝其到某个寺庙烧香拜佛。在寺庙中,会有专人记录顺客的“业绩”,有的寺庙甚至会立刻给顺客提现。“运气好的顺客一天能挣一千多元。”这位知情人士说。   临沂的陈明便领教了一次顺客的厉害。在顺客的游说下,他烧了740元的高香。“进寺庙的人都不想争吵和计较,如果你不愿掏钱,他们就会说一些过分的话。”陈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走出寺庙之后,一位本地人告诉陈明,这个寺庙早已承包给一个东北商人。   与这种靠口才拉客的相比,另一种“顺客”更为专业。上述知情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顺客选准目标后,会与游客闲聊,比如籍贯、烧香的需求等,然后再把游客领到某个寺庙。与此同时,顺客会把游客的相关信息以电话或信息的方式告之庙中“大师”。   所谓“大师”,是庙宇之中占卜算命的人员。他们按顺客描述的体貌特征寻找游客,并主动搭讪,为游客算卦。而顺客提供的籍贯等信息成为最有力的“撒手锏”。一般情况下,“大师”会准确“算”出游客的籍贯和烧香的目的――这些内容正是游客在与顺客闲聊中透露的。蒙在鼓中的游客便信以为真。“这个时候,‘大师’让你掏多少,你就会掏多少,因为基本上你已经被‘忽悠’住了。”该知情人说。   其实,这并非孤例。网络上流传最广的海南某寺庙采用诈骗、恐吓、设心理陷阱等诸多手段从中榨取游客钱财,而参与诈骗勒索活动的人员多达数百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泰山的手段已颇具“技术含量”。      承包   寺庙承包之风大体兴起于上个世纪末。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形成黄金周7天长假。当年第一个国庆长假,全国旅游人次接近3000万,假日旅游成为热点。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5A级泰山景区客流剧增。正是这个时候,一些嗅到商机的商人与寺庙的主管部门协商,开始承包寺庙。   曾承包过泰山某著名寺庙的张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泰山的寺庙不好承包,必须先疏通人脉,打点关系。2000年,张军找到了一位熟识的在泰山管委工作的朋友,希望能够承包一座寺庙。这位朋友恰好正担任某寺庙文管所所长,遂将该庙承包给了张军,年承包费10万,分12个月交清。据张军回忆,当时虽然客流不少,但承包寺庙的方式尚未被生意人接受,都认为是亏本的买卖。   张军还记得,那时一炷香从10元到120元不等,每个工人的月工资在六七百元。冬天冷清,一周才几个人来烧香;黄金周的旺季却门庭若市,庙门口的游客都挤不进来,香炉里挤得再多插上一炷香都很困难,一天能赚七八千元。“这是十年前的价格,现在的收入无法估量。”张军说。   承包寺庙渐渐变成了“香饽饽”,泰山管委于是开始对上香限价。2004年时,规定每柱香不能超过400元。但这个规定没有实行多久。“现在不限价了,能卖到天价那是你的本事。”张军说。记者也曾在泰山玉皇顶附近看到一柱一人多高的香标价9999元。   张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泰山管委会设立了管理寺庙的文管所,只要跟所长搞好关系,承包寺庙就是水到渠成。每位承包者要与泰山管委签订合同,承包期为一年。“今年包给你,明年可能就换人了。”   张军就遭遇了这种变故。在承包的第二年准备续约时,与张军熟络的所长被调职,而那个寺庙的承包价变为50万,张军承担不起如此多的承包费,但他原来承包的寺庙,已被新调来的所长承包给别人。张军最终改了行。   承包方式到2007年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便于管理,这一年,泰山管委开始只在内部竞标承包权,只允许内部员工竞标,价高者得。竞标成功的员工与泰山管委签订承包合同,并且不再从管委会拿工资。巨额的承包费通常无法靠一人承担,员工们都会拉上资金雄厚的朋友入伙,按股份出资。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若要承包寺庙,钱和关系缺一不可。他的一位朋友在2007至2008年间,承包了泰山一个寺庙,每年承包费150多万,保守估计当年的利润可达200万。这位知情人士说,承包下来后,承包者享有经营权,除了香火、饰品等成本和“大师”们的工资外,几无成本。在该寺庙中的“大师”,“不少一两年就买了楼房,其中一个因为‘忽悠’得太狠了,人家找他麻烦,他甚至跑到济南躲了一个月。”   这位知情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每年阴历三月十五,烧香的人们从寺庙门口排出几百米,寺庙晚上打开功德箱,只整理50、100元面值的人民币,50元以下的直接收起来,装硬币的麻袋一个人都扛不动,等到淡季时再整理。   记者曾致电泰山管委会的投诉电话,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寺庙实际是民俗经营点,所有消费均明码标价,如果消费价格高于标价,经调查证实后,可给游客退款,并对寺庙进行处罚。该工作人员还好心劝告:在泰山烧香要理性消费。  泰山管委的网站上,也将泰山上的寺庙称为“民俗经营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叶涛也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在泰山景区内,除碧霞祠和王母池属于宗教活动场所,由宗教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外,其他庙宇均由文物部门负责管理。   按照泰山管委于2011年实施的《泰山景区经营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经营点发生违规行为要被计分,每计1分需支付违约金50元,违约金按规定全部上缴景区财政专户。累计满10分的,责令经营点停业学习15天。   上述知情人透露,这些措施最初对寺庙经营者的约束力不强,因此泰山管委才决定将寺庙承包给本单位员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也保证游客投诉后能及时得到处理。      泰山管委   泰山管委,全称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厅级单位。据了解,泰山管委成立于1985年10月,从成立之初起,就形成了政事一体的管理体制。2001年8月起,泰山管委便由泰安市政府工作部门改为市政府派出机构,被授予县一级政府主要职能。管委会拥有了如财政局、工商局等职能机构。《2010年泰安年鉴》显示,泰山管委对景区范围的经济、行政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2010年,购票进山进景点游客349.5万人,实现收入6.4亿元。   事实上,几次机构调整,改变了政出多门的局面,而由泰山管委全方位管理泰山事务。与此同时,泰山管委的权力也越来越集中,对于寺庙的运营模式,泰山管委有着绝对的决定权。   泰山管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泰山管委管理的近20座寺庙的确是以竞标的方式承包给自己的员工。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员工承包周期为两年,到期之后,泰山管委就会组织下一个周期的竞标会,上个承包期的中标价格为本次竞标的底价。标书中需要列明承包人、承包金额、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等,一般情况下均是出价最高者中标。中标的员工可以按比例先交一笔承包费用,剩余部分在承包期内分期交纳。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红门宫的承包价大概一百多万,最高的是玉皇顶附近的一处寺庙,约300万。员工承包寺庙后,泰山管委在承包期内不会再发工资,员工将承包费用上缴后,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具体经营如何,他们谁都不说,肯定有赚有赔。”这位工作人员说。   承包寺庙并非稳赚不赔的买卖,赚钱最重要的要靠寺庙的规模和人气。在泰安市的挑灯看剑论坛上,曾有人发广告帖,将承包的寺庙转手。记者致电询问价格,这位转包者请记者先实地考察后再谈价格。   这个寺庙位于岱庙东侧仰圣街上一个并不起眼的大门内。院内是一家音乐培训机构,一座仅四五十平米的小庙夹在其中。庙门开着,摆放着供品,但无人看守,门口的石碑上刻有“财神庙”三个字。附近的商铺老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庙平时无人看管,只是每天早晚有人来开关庙门。记者再次致电转包者,电话已无法接通。上述工作人员亦称,一些位置不好的寺庙,游客很难到达,一直无人承包。   对于寺庙的监管,这名工作人员说,香的价格并没有限制,所有宗教消费品都是明码标价,但一些所谓开光的物品就很难界定。“它就挂在那里卖,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要不违法违规就行。”   对于顺客的拉客问题,这位工作人员说,寺庙与野导游或正规导游勾结起来,将游客拉进庙中消费,寺庙再给导游提成,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但我们没有证据,也抓不住,只有游客投诉了才知道。”该工作人员说,虽然经营者都是单位员工,但他们也存在着恶性竞争,难以管理。2011年实施的《泰山景区经营点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泰山景区经营点不得以给回扣、欺诈等不正当手段获利。   为此,泰山管委决定在2011年底承包到期后决定改变泰山寺庙的经营模式,统一交于泰山管委所属的东岳泰山旅游集团,再由其寻找合作伙伴,所有的寺庙纳入一家公司管理。   东岳泰山旅游集团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3000万,是一家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也是山东首家由旅游景区组建的旅游集团公司。   该工作人员表示,一个公司统一管理后,就不会出现原来恶意竞争的情况,但合作伙伴以及经营费用目前仍没有确定。他表示,泰山管委一直在寻找良策,解决既管理好经营者,又让游客满意的矛盾,并多次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其他景区的经验。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明、张军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