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研究】 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

  摘要: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实力不断提高。所以,东北地区应继续抓住中央振兴东北的战略机遇,积极推进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合作,通过区域分工协作、建立区域产业协调机制,培育产业集群等途径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
  关键词:振兴东北;区域经济;老工业基地
  作者简介:郭浩淼(1975-),男,江苏省铜山县人,辽宁科技大学经济与法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203-0033-04
  
  东北地区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摇篮,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和工业化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为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为了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党中央制定并实施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使东北地区的经济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东北经济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老工业基地的新生,更是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协调发展的重要机遇,任重道远。必须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区域分工与合作,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条件
  
  (一)自然资源丰富
  东北三省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的8.3%,2002年全区耕地面积为21.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68%;人均耕地面积0.309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倍。东北三省矿产资源分布广,种类繁多,互补性强。现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4种,占全国已探明矿种的64%,其中有近60种为大中型矿床。累计探明储量占全国首位的有石油、铁、金、镍、锰、钼、菱镁、金刚石、石墨等;居全国前5位的有铜、镁、铅、锡、石膏、大理石等。其中,铁矿保有储量为1241.6亿吨,占全国储量的1/4;石油储量占全国1/2以上;煤炭669.1亿吨,占全国9%,油页岩储量211.4亿吨,占全国68%。辽宁省矿产资源丰富,矿种较齐全,矿产资源丰度居全国首位,不仅构成了辽宁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其它省区的产业发展需要;吉林省自然资源特色明显,全省林地面积870万公顷,森林资源、草地资源、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中,石油、天然气储量较丰富,水泥用灰岩等不仅储量大,而且分布集中;黑龙江省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居全国第1位,木材蓄积量、森林覆被率也居全国第1位,是发展林、牧业的重要基础,同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煤炭最为丰富的省份,可提供给其它两省发展冶金等相关行业。
  (二)工业基础好,产业关联度高
  东北地区的工业体系较为完整,已形成了以重型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石油开采、石油化工、钢铁、造船、飞机、建材、军工、发电厂、有色金属冶炼、医药、农产品深加工和绿色产品生产等全方位的工业体系。实施振兴战略以来,一大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一汽、鞍钢、一重、哈电、沈鼓、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等国有重点老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生产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装备制造业也正在重振雄风,2006年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0%以上,超过全国4个百分点,利润增速也远高于同期全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和东北三省工业的利润增速。东北地区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主要集中在辽宁,已形成采矿、炼铁、普通钢材和特种钢协调发展,原材料和辅助材料配套供应的区域钢铁工业生产体系。钢铁工业体系又与装备工业生产密切关联,钢铁产量相当大的部分是用来满足东北地区机械等其它产业部门的需求。另一方面,东北的矿山机械、冶金设备、石油设备等主要装备制造部门又直接为矿山开发、金属冶炼等行业提供机械装备,在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区域产业联系。
  (三)中央政策的大力扶持
  以200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为标志,东北振兴战略开始实施,2004年国家安排了297个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总投资达1089亿元;2005年安排了234个项目,总投资602亿元;2006年安排了29个项目,总投资144亿元。2007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较为完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城乡、区域发展相对协调,资源型城市良性发展,社会和谐,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可以说中央对东北地区的各项政策,特别是《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出台,为东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指明了战略发展方向。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步伐加快,对外开放度提高,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四)人力资源优势明显
  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在长期的发展中,培养和积累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研布局,辽宁省的金属、机械、石油、化工;吉林省的基础化学、量子力学、光电子技术;黑龙江省的石化、有色金属、农林、生物工程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内普通高校154所,占全国的11.3%,其中本科院校78所,占全国的12.4%。专业技术人才210万人,占全国的10%,具备较强的科教和专业技术优势。
  (五)蒙东地区纳入东北经济圈,为东北地区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实现经济振兴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保证
  内蒙古东部包括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满洲里、二连浩特两个计划自治区单列市。东邻东三省,北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总面积66.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的56.2%。经历近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东北三省的能源与原材料资源日趋减少,资源瓶颈制约也已显现。内蒙古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富集,可采石油储量预测超过10亿吨;煤炭探明储量为909.6亿吨,占全区总储量的40.7%;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69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倍。与东北三省经济互补性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要的能源原材料接续地。
  
  二、制约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因素
  
  (一)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在地域范围内的各种条件作用下,所形成的国民经济第一、二、三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空间组合。开展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对区域内市场需求、资源需求和制度协调进行有机整合,各子区域间差异性越大,合作的可能性越大。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东北各省区不仅在地理区位方面相互联结,在资源禀赋、产业和市场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相似之处,经济同质性强而互补性弱,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明显,三省主导产业基本都是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工业,在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等领域还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区域之间缺乏分工与合作,区位优势无法有效发挥。
  (二)区域内行政体制分割,缺乏产业协调机制
  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东北地区包含辽、吉、黑及内蒙古(东部地区)4个省区。在现行行政分割体制下,各省往往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进行资源和产业配置,地方保护主义还一定程度地存在,行政力量和政策因素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没有形成生产要素分配机制、区域分工和区域产业布局的市场化配置。同时,这种政府主导型的行政区经济,过分强调行政“条块”分割,政府职能和角色非但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反而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阻碍力量,使地区之间的协调难度加大,彼此竞争激烈,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另外,现行的干部体制使地方领导出于“政绩”的需要,单纯地追求本地区发展的利益最大化,往往以行政边界为经济活动的边界,使得省际之间的生产要素和各类商品不能自由流动,无法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
  (三)缺乏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从发达国家与我国东部经济发展的经验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而它们又往往集中于区域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最集中的地方,其经济、技术的辐射效应无法替代,具有基础设施、产业服务、资源供应、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的聚集优势,并通过人才流、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向广大经济腹地扩散,形成具有巨大助推效应的增长极,从而推动区域经济跳跃式增长。而东北地区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分工,因此区域内虽然集中了大批同行业企业,但并未形成产业集群,因此,也就无法形成能够发挥集聚和扩散作用,并带动整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增长极。区域内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4个中心城市都不具备辐射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势能。例如沈阳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对其相邻的抚顺和铁岭的经济发展并未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因此缺乏优势产业集群,将大大限制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作用的发挥。
  
  三、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区域内产业分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区域分工与交换关系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根据《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东北地区的振兴目标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因此区域内各省应根据资源禀赋优势,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区域统筹规划,注重区域内部产业的分工与协作,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培育新兴产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结构和布局调整,建设新型产业基地。例如重点建设抚顺石化、大连石化和大连西太平洋炼油等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加快实施大庆、吉林石化、抚顺石化等乙烯改扩建工程,形成世界级乙烯生产基地。适时建设锡林浩特、霍林河、呼伦贝尔、黑龙江东部和辽宁西部等煤化工基地。依托鞍本钢铁集团建设北方精品板材生产基地,依托东北特钢建设特殊钢和装备制造业用钢生产基地。建设鲅鱼圈钢铁基地,逐步将钢铁工业发展重点由内陆向沿海转移。以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突破口,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型机械和大型成套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及工具研发和生产基地,国家发电和输变电设备研发与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及出口基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舶制造基地,国家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基地。
  依托松嫩、松辽平原,建设现代化国家级商品粮基地。依托中部平原、西部农牧交错带和滨洲沿线松嫩草原和蒙东草甸草原,推进精品畜牧业发展及基地建设。依托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地区等绿色农业资源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区域内资源禀赋的不同,形成科学的产业分工,借势国家政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建设新型基地,消除各省产业结构趋同的弊端,实现东北的全面振兴。
  (二)消除阻碍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障碍,建立区域内产业协调机制
  实现经济资源自由流动,建立市场化的产业布局和生产要素配置机制,必须消除区域内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改革现行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避免地方政府从本位主义出发,各自为政,使区域内要素布局分散化,产业结构趋同化,导致区域内的过度竞争和利益冲突。应建立跨行政区划的政府协调机制,建立相应的指导机构、协调机构、执行机构,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机制,在中央政府指导和地方政府协调下,就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分工等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同时健全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协调行业内与行业间的经济活动。提高区域经济运行的整体性和协调能力。
   (三)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成功经验显示,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明显的经济效应。因此,东北地区应以《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为指导,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完善发展产业集群需要的基础设施,提高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服务水平,提供相关政策扶持。如以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大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为核心做强做大电子信息产业;以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核心,培育发展生物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同时还应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如新型精细化工材料、粉末金属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纳米级金属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特种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技术及产品;扶持发展新兴海洋产业,通过优势产业集群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辽宁沈阳铁西新区,就是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战略机遇,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业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基地,率先开展了先进装备制造业积聚园区建设,建成企业300多家,累计投资450亿元;2006年铁西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2002年的2.63倍、3.63倍、3.5倍和5.26倍;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5%,分别占沈阳市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值的50%和12%,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四)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开展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间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区域内的合理分工和相互支持,还包含与区域外在实现利益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振兴东北必然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改造的实现为前提,才能适应国内、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东北地区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有着与俄、日、韩、蒙等国开展经济合作的天然区位优势,应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基础,同东北亚各国开展合作,利用日、韩的资金与技术,加强与俄、朝、蒙在资源矿产领域的合作,为振兴东北提供资金支持,缓解资源约束问题,实现与东北亚各国的共赢格局。
  (责任编辑:王策)
  
  参考文献:
  [1] 陈晓红、宋玉祥.东北地区产业分工合作研究[J].经济纵横,2007,(5):44-45.
  [2] 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
  [3] 陈萍、赵玉红、陈旭.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合作基础及路径选择[J].经济纵横,2007,(11):37-39.
  [4] 李萍.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合作探析[J].现代商业,2007,(7):134-135.
  [5] 振兴东北办.东北振兴三年评估报告[DB/OL].http://chinaneast.省略/2007-05/23/ c ontent_10091405.htm.2007-5-23.
  [6] 马林、杨玉文.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及其对东北区域合作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7,(5):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