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探索

  德育渗透于教学是教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要求。中学德育大纲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说明了德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学科也应该充分重视德育的渗透。如何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对数学中的德育渗透作了积极的实践,现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一、以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的师德渗透德育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德育过程主要是情感陶冶及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注重自身的形象所体现出来的“师表美”,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学生会由此而受到教师精神的吸引和感染。教师上每一节课都要做充分的准备,采取各种直观教具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体现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这样,学生不但学得很愉快,而且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心灵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数学教材中,德育思想难以被学生理解,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中。例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可以让学生统计改革开放60年以来各行业的伟大成就。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中接触到圆周率时,可讲述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人。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一件件感人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小树立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激发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还可以开展“中国数学家故事会”,培养学生对数学家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到“黄金分割率”时,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符合黄金分割的事物,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所体现的美的规律,从而让学生通过数学发现美。
  三、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有效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采用启发性教学,做好教学的导演、助手等角色,提倡并组织合作学习。在数学中,对于很多规律和定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推理和发现去得出结论,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思考,形成科学推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且有利于团结协作能力的形成。分组学习可以使学生们一起学习,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既要对自己的任务负责,又要对小组目标关注,从而使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集体意识的环境中学习。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会强烈感受到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成员齐心协力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计算一个城市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科学的统计和计算,并以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开展主题活动,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能引起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有效地进行了环境教育。
  五、注重德育渗透的可行性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以数学知识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既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作用,又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德育渗透应注重自然渗透的可行性,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