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服装设计专业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_中国高等教育期刊

  摘 要:针对我国服装设计专业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服装设计高等教育改革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服装设计;培养模式      我国自1982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设了第一个服装短期培训班,标志着我国现代服装设计的高等教育的开端,至今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十年。在近30年的办学过程中,对服装设计专业教育进行不断的反思、调整以及修改,使服装设计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现阶段国内服装产业蓬勃发展的前景下,我国的服装设计高等教育在招生模式、课程设置、校企合作、设备引进、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却出现了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对国内的几所服装院校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一、建立双重标准的招生模式
  我国服装设计专业的招生相比服装业发达国家而言,虽也是采用了面向具有高中文凭及同等学历的所有学生。但由于我国服装职业教育过于注重技能的培养,忽视文化课的原因,所以能够考入大学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少的可怜。这就造成了很多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文化课成绩稍差的学生被大学拒之门外。基于这种现状,我国应该考虑采用双重标准的招生模式,即对于普通高中的毕业生应当在招生录取时采用在专业课过分数线后,然后对文化课分数进行排序录取。由于这类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好,所以较适合向服装设计理论、服装设计高新技术开发,及高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发展。而对于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招生录取时应采用文化课过分数线后,再对其专业课分数进行排序录取。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所以较适合向服装设计技术人才方向发展。
  采用这种双重标准的录取方法更加适应我国目前成衣设计师的培养模式的现状,更加能够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
  二、充分发挥校企结合的优势
  我国绝大多数院校似乎与企业的关系很难深入合作。一方面由于企业总是向学校要人,但又老是抱怨我们的学校不会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也希望企业能够给予协助,以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或希望企业出钱,来资助办学。如果我国的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总是处于这种看似简单的供求或互帮的阶段,那么我们的教学永远不可能与企业实践真正紧密地联系起来。
  近些年来,由于各个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致使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基于这种情况,各个院校纷纷采用了一些与企业短期合作的方式,即学生在毕业前到企业进行实习。这种短期的实习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果能够将大学四年中,学生每一门专业课的学习都与企业的实际运作联系起来,将会对我国当前的成衣设计师的培养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学生也会因为学以致用而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在法国、英国、德国的服装高等教育中,经常性的会将企业中的设计师请到学校讲授与之工作相关的课程。并由服装企业提供一定的面料及资金支撑,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设计图纸转化成成衣作品,并将其优秀作品进行批量生产,投放市场。这样的教学模式无论对企业培养后备人才,还是对学生将来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模式,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我国的国情,服装类高等院校学生众多,如照搬这些国家的培养模式,那么将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作。所以,我们应当邀请多个企业的设计师进入到学校进行讲座的方式进行合作。使对某一企业感兴趣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辅导,把众多的学生分配到众多的企业当中,这样较符合现阶段我国的服装设计高等教育的现状。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在我国目前从事服装设计的教学的教师,基本都是刚刚走出校门就直接走上高校讲台,很少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这些教师对于服装的理论知识掌握的非常扎实,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而我国高校对于教师的培养,一般都是将教师送入学校进行学历的再深造,几乎没有学校将教师送入企业中进行学习的。我们应该加强服装设计专业教师结构的调整,把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设计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并且,在对教师进行学历提高的同时,应当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将教师送入企业中进行工作,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更加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
  四、加大教学急需的高新技术及设备的引进,使之运用到教学中去
  服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社会、文化、科技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成衣类服装的品质则更是以高科技为依托。
  在今天,以服装CAD为代表的新技术,是服装结构版型质量的保证。而服装CAM以及缝制整烫设备、染整化学工业的日渐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服装缝制工艺以及后整理加工技术的水平,为服装品牌及信誉提供了有效保证。而由新技术所研发的面料与辅料,使得材料的性能及特征产生重构,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感受。而当前阻碍着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板型及技术工艺的滞后、国产面、辅料的落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实现技术创新,提高我们的科技含量,提升专业水平。可以说 ,设计中所表现出的优秀的艺术展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讲,正是高科技本身的体现,而这一切都要从服装教育入手。
  近些年我国设有服装设计专业的院校都加大了对服装设计高新技术及设备的引进。如:非接触人体测量仪、数码喷印设备、数码刺绣设备、服装CAD系统、数字化仪等设备。还有的学校将企业里使用吊挂式生产线也引进到学校中来。
  但这些设备大多数都是单台引进的,基本上成为了一些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专属设备,即使在上课时用到这些设备也会出现几个甚至几十人共用一台设备的现象。更有甚者,有些先进的设备引进学校后无人会用,或使用率过低而沦落为实验室里昂贵的摆设。
  我们应当在引进设备之前做好充分的考查、论证,将有限的资金优先投入到市场应用前景宽广的、教学急需的设备当中,而且要根据学生的数量足量引进。在保证教学正常开展的同时可再引进科研所需的实验设备。
  五、丰富教学方式改变单一的课程考核形式
  目前我国服装设计教育依然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无法及时把握自己的教学成果。为了丰富教学方式,我们可适当采用座谈的教学形式,加强课上与学生的互动,给以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
  而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应当在笔试的基础上加强面试、学生作品展览、学生作品讲评等考核方式。学生作品展览,使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向更多的人进行展示,并将展览当中每位学生的作品所受到的专家及教师的关注程度进行成绩评定;学生作品评奖会这种考核方式可以给学生公开讲述自己做品构思、创意的畅想机会,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表达自我的思想,通过专家和教师对自我作品优缺点的点评,使学生更加能够明白自己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增强兴趣。
  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我国目前的服装教育一直是以纯艺术的美术教育和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为基础,长期以来注重艺术而轻视技术,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教育,导致我国服装教育落后于国外现代服装教育的原因之一。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表现在其设计作品上,还应表现在制作工艺上。我们一切的课程设置都是要围绕着“创新”设计而展开,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独特看待问题的视角及思维判断的能力,学会运用这种技能和手法去创新。随着年龄及阅历的增长,学生对待事物的感受也将是不同的。
  因此,第一年,教学内容首先要从材料入手,让学生熟悉并了解各种材料,使之充分发挥想象力,在使用时能够得心应手。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创新思维,哪怕是一些最幼稚的想法都将有可能演变为最佳的设计或是制作上的小亮点。第二年的教学则是要突出与职业及产品的关系还要与实际相结合,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而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更要以创新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来选择合适的主题教学。因此,这就要求院校在每年的课程设置上要层次分明,学生每年所学的知识都能在创作过程中加以使用,以此作为创作的基石,而学科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学科之间的关联就使得设计思想更加缜密,更具依托性。
  七、服装成衣设计师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服装成衣设计师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是一个学校、几个教授的创新就可以实现的,它是与社会各界的紧密配合分不开的。现在许多服装企业与服装设计师协会,合作开办了许多服装设计大赛,让在校学生与企业中的设计师同台竞技,为服装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给了学生一个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反正,现在的服装院校也开办了很多服装设计工作室,在有经验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参与到企业新产品的设计中去。但这些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应当搭设一个企业与学校桥梁,即建立一个服装产业开发中心,将学校的科研技术力量与企业的生产能力结合在一起,将学校最新的研究成果尽快的转化为生产力。
  服装成衣设计师培养模式的创新,还需要社会其他力量及政府的支持,为服装高等教育建立一个持久稳定的交流合作环境。只有这样,服装成衣设计师培养模式的创新才能够健康发展。
  八、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翻开国内一些服装类院校的教学培养计划,几年来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课程设置大同小异,教学大纲所涉及的内容也多年没有更新。各个学校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或个人来进行服装行业的调研,无法及时掌握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无法指导教学计划的及时更新。
  现在我们教学培养计划的制定,都是在学生入校前已经将四年的培养计划制定好了,在四年的执行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的调整。即使在制定计划时,该计划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但经过四年的培养,当学生毕业走出校门时,很难保证用四年前的计划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市场和企业的要求。
  我们应当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或专业协会,对服装市场对服装人才的需求及对服装人才的具体要求,进行定期的调查研究。像每年的服装流行趋势一样,向各个院校发布最新的市场变化与人才信息,指导各高校及时调整现有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