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路径的探讨:温州台风网台风路径图

  摘要:本文就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合作应从贸易结构的转变开始,从扩大货币互换规模以及汇率合作等方面进入,通过平行货币的过渡,进而推动亚洲货币单位的建立与使用,这是当前较为可行的合作路径。
  关键词:金融合作;资源整合;自由贸易区;汇率合作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4-0054-03
  
  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理论
  
  在现有的货币一体化理论中,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是最重要的一个。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统一的货币区内,只要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具有完全自由的流动性,就可以实现资本和劳动力从盈余国向赤字国转移,促使区域内各国经济结构及时调整,经济周期趋于同步,这样可以促使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内部经济均衡。蒙代尔之后.麦金农、凯恩斯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补充了“最优货币区理论”,他们将经济的开放程度及其高度的多元化、金融一体化、通胀偏好相似性以及政策的一体化等都看作是形成统一货币区的必要条件。因而最后的结论是国际收支平衡是建立统一货币区的基础,否则无法实现最终的组建。
  1990年代克鲁格曼利用GG-LL模型阐述了一个处于经济体之外的国家是否应该加入经济区的问题,即收益与成本之间的比较权衡标准。他以芬兰为例用GG曲线做出分析,结论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与其所在的固定汇率区的一体化程度越高,加入经济区的收益就越大,跨国贸易和要素流动越广泛,固定汇率的收益就越大。而通过LL曲线分析的结论是一国和它要加入的固定汇率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在产出市场波动时,经济性损失越少。
  爱默生和格罗斯还阐述了“一个市场、一种货币”的思想。其理论核心是货币选择根本上应由市场状况尤其是市场需求来决定,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只有单一货币才是最优选择。在这里,应将货币与国家主权分开,货币的本质是服务于市场的,而国际间经济的广泛交往需要货币最终走向融合。当一国不能充分发挥货币的职能时,就应主动放弃货币权,将权利上交给一个超国家机构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福利的提高。但建立货币区的必要条件是市场的高度融合。
  由于条件界定过于严格导致最优货币区理论在实际操作上出现困难。因此米勒和威勒(1991)继续分析了目标区不具有完全可信性的情况;刘易斯则将汇率变动的边界扩展为中央银行不仅在边界处进行干预,而且在目标区内部进行干预。这些研究都为欧洲统一货币区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同时欧洲的实践进一步强调了国家之间相互协调的重要性。
  
  二、东亚地区经贸合作的实际状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形成的经济模式主要是“雁形发展模式”,即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日本依次把成熟了的或者具有潜在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1980年代初,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开始参与东亚国际分工体系,从而形成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一资本技术密集产业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梯式产业分工体系。这种分工体系导致东亚各国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东亚区域内的相互出口由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30.2%增加到90年代前期的38.3%,同期的相互进口由28.2%增加到34.5%,1994年,整个东亚地区内部相互贸易的比重已占全部贸易的43%。但在1990年代后期,由于“雁形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东亚的总体贸易份额出现了变化。亚洲金融危机后,相继有东盟十国、中国“10+1”经济贸易合作、中日韩和东盟十国“10+3”经济贸易合作。从贸易份额上来看,中国在“10+1”内部的出口总额仅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约7%,这一比例明显低于东盟主要国家对“10+1”内部市场的依赖。同一时期,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对“10+l”内部市场的依赖分别是31.3%、29.6%、24.1%、22.0%、17.4%。东盟10国在“10+1”内部的贸易额占其贸易总额的26.7%,这与这些国家签订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有关。中国与东盟各国对“10+l”以外的市场存在较强依赖性。2000年,中国与欧盟和美国的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30.3%,而同期与其他东盟国家的内部贸易所占份额为42.6%。同样,东盟对欧盟、美国、日本的出口分别占东盟总出口量的14.8%、19.2%、13.6%,而对中国的出口仅有3.7%。在进口方面,东盟自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分别占其进口总额的10.1%、13.8%、19.2%,而从中国的进口仅占4.8%。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传统的“雁形模式”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各国之间呈现相互超越、相互牵引的“群马模式”。即便是这样,随着贸易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10+1”成员国间的关税将进一步有所降低,这会推动区域内内部市场贸易份额的扩大。但考虑到内部市场规模的限制,总体的贸易格局不会出现大的变动。
  近年来中日韩三国问的贸易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以韩国为例,2004年韩国对外直接投资接近80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6.8%),其中对中国投资达到36.3亿美元,占其全部对外投资的45%;2004年韩国从中国的进口额为296亿美元,占韩国进口总额的13.2%,高于从美国的进口。这些数据说明,在东亚区域内进一步推进相互贸易存在极大发展空间,这不仅有助于东亚各经济体进一步摆脱对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出口依赖,还有助于推动区域内统一货币区的建立。
  
  三、可以选择的合作路径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B・巴拉萨(1961)的区域经济统合理论,区域经济包括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以及完全经济统合五种类型。考虑到东亚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在区域内扩大自由贸易区的范围,协调关税、放松外汇管制应是进行货币金融合作的前提。区域内市场的扩大需要贸易和投资间的良性互动,这在中日韩的合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东亚地区的货币金融合作应从以下几个层次逐步推进。
  在3个“10+1”或“10+3”的框架下进一步扩大自由贸易的范围和规模。由于中日韩之间缺乏制度上的合作导致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规模和领域受到限制,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三国之间在对外贸易上的共识逐步增加,这将有利于区域内贸易规模的扩大。三国应当逐步建立商品与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内外经济相互融合的开放型市场体系。中国在这方面尤其要稳步推进,不仅要巩固中国在发展FTA实践中的成果,还要同时推进与东南亚地区的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多边贸易谈判以形成互动效果。此外,在中日韩的磋商中应始终保持积极态度,争取多边谈判取得实质性成果。对于经济落后的区域,巩固人民币的贸易结算核心币种地位,为货币金融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在《清迈倡议》(CMI)框架下,进一步推进货币互换机制,加强区域经济共同监督机制,推进东亚债券市场的建设。一个有效的货币金融合作机制应当包括危机的防范、救助机制、共同监督机制与区域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的建设。其中,能够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维持外汇市场与汇率的稳定、预防与及早化解金融风险的短期融资便利安排,是货币合作的初级形式。2005年5月伊斯坦布尔会议针对东亚原有货币互换机制规模过小、独立性不足、缺乏有效的多边合作与共同行动机制等不足,提出了大幅度扩大双边货币互换规模、将原有的单向提供融资的货币互换安排双向化、建立和完善双边基础上的多边集体决策机制和货币互换启动程序、提高货币互换机制的独立性,将实际融资规模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规划脱钩部分比例由10%提高到20%,将区域共同监督机制纳入CMI框架。这些措施为东亚地区进行深入的融资合作奠定了’基础。但在目前,鉴于东亚经济体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现有融资规模的有限性,目前应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管理双边及多边的货币互换安排。其次是建立起共同监督机制,与融资援助相结合以便对一国的经济政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第三是建立制度化的集体决策机制,因为共同监督机制只有拥有统一的规则与清晰的程序才能发挥效力。在东亚债券市场的合作方面,目前东亚的区域债券市场发展较快,自2003年6月始,先后合作成立了第一期亚洲债券基金(ABlFl)及第二期亚洲债券基金(ABF2),第二期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而在合作意图上,东盟“10+3”均认可将采取措施进一步推进区域债券市场的发展,设定亚洲债券市场倡议路线图,建立信息收集与交流机制及各国自评机制,研究亚洲货币篮标价债券和统一的亚洲债券评级标准,并在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协调。尽管如此,债券市场的建设依然面临极大困难,问题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市场规模;二是市场的供求不平衡;三是对汇率合作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规模过小与缺乏流动性存在恶性循环关系,整合东亚债券市场有助于个别经济体陷入“低水平债券市场陷阱”。初期应从东亚经济本身的结构调整入手,形成区域内贸易占主导的贸易格局,继续推进“后雁形模式”,加快东亚区域内的资源整合,改变以往经济体产品趋同、相互存在激烈竞争的不利局面。
  加强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汇率合作。尤其是在汇率制度问题上的合作以及协调。实际上,在上一个问题里就提出了汇率合作的重要性,区域债券市场的发展要求相关经济体在资本账户方面的全面开放性,这对许多亚洲国家,比如中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与其他经济体的汇率合作方面,东亚地区长期以来都没有汇率合作的机制与传统,这固然与市场的开放程度有关,但更与亚洲国家根深蒂固的文化传承有关。这样的局面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全面打击后有所改观,因此东亚地区的汇率安排表现为宽松的钉住一篮子货币,或是事实上的高频钉住美元。2005年7月后,中国的汇率安排也出现了类似的特点。考虑到汇率合作的可操作性,东亚地区汇率协调机制的建立应在过渡与实质运作两个阶段上依次展开。过渡阶段可以从政策对话与共同干预外汇市场开始,逐步培养互信和合作经验。在实际运作阶段,从次区域和整个东亚两个层次上推进汇率政策的协调,进而建立某种形式的汇率合作机制。
  借鉴平行货币理论,进一步推动东亚的区域货币合作。平行货币是在区域货币合作或联盟中按照共同签订的条约,由区域金融组织发行,同区域内各成员国货币同时流通,保持固定的兑换比率,具有固定购买力的一种货币。它是区域货币联盟过渡期的一种货币安排。在欧元的发展历程中,平行货币理论得以实践,欧元曾经充当了欧盟11个国家的平行货币,在欧元的过渡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前面也曾谈到,亚洲统一货币的建立应从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展开,而平行货币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可以促进区内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因此可以考虑,在亚洲建立区域性的货币联盟时将人民币作为平行货币,进而过渡为东亚乃至亚洲统一货币。亚洲开发银行已经表示将从2006年开始编制和公布显示亚洲货币加权平均值的“亚洲货币单位”(ACU),如果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近似地看作当年欧元的雏形――欧洲货币单位,那么这一货币单位的建立就不仅意味着东亚地区债券市场将有机会进一步发展,而且亚洲统一货币的诞生也将初露端倪。
  (责任编辑:姜天鹰)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